[发明专利]用于制造钢锭的耐火材料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012.5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宰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进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钢锭 耐火材料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不含氧化铝杂质的钢锭的具有双层结构 的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示意性显示的制造钢锭的一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钢液 流过由流入管1、套管2、中心砖3、流钢砖4、流出管5和锭模6组 成的耐火管道,并冷却在步骤(a)中获得的铸钢以得到钢锭。
用于制造钢锭的耐火材料通常由氧化铝基材料制得。然而,当钢 液流通过氧化铝基耐火材料引入并与耐火材料的表面接触时,氧化铝 可作为杂质被引入钢液。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已经尝试使用不含氧 化铝的耐火材料,例如MgO、SiC、锆石、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然而, 这样的方法在压模程序中由于使用含氧化铝的粘合剂而仍然遭受引入 氧化铝杂质的问题之苦。
韩国申请专利公布2005-4827号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氧化铝基材上 层压含CaO的耐火材料套管而获得的连续浇铸的喷嘴。然而,由于含 CaO的耐火材料套管趋于从喷嘴基材分离,该方法经证实并不可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钢锭的耐火材料的改 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存在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钢锭的具有双 层结构的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a)分别制备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和第二耐火材料组合物,其中 所述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包含含量以该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的总重量 计为5重量%或更少的氧化铝;
(b)将在步骤(a)中获得的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和第二耐火材 料组合物引入至压模中,所述压模包括圆柱状外模、置于外模内部的 圆柱状内模以及置于外模和内模之间的圆柱状分离模,使得第一耐火 材料组合物被引入至压模的内模与分离模之间的空间中,且第二耐火 材料组合物被引入至压模的外模与分离模之间的空间中,并进行压制 以获得模压的具有由第一耐火材料层和围绕该第一耐火材料层的第二 耐火材料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的耐火材料;以及
(c)干燥并任选地烧结在步骤(b)中获得的模压的耐火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钢锭的具有 双层结构的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a)分别制备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和第二耐火材料组合物,其中 所述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包含含量以该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的总重量 计为5重量%或更少的氧化铝;
(b)将在步骤(a)中获得的第二耐火材料组合物模制成圆柱状 形式,接着进行干燥和烧结以形成圆柱状第二耐火材料层;以及
通过浇铸或喷涂将在步骤(a)中获得的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引入 至圆柱状第二耐火材料层中,从而获得模压的具有由第一耐火材料层 和围绕该第一耐火材料层的第二耐火材料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的耐火材 料;以及
(c)干燥并任选地烧结在步骤(b)中获得的模压的耐火材料。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以及其他目的和特征将通过本发明的如下说明并结 合附图而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铸锭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插入分离模而 被分开的模具的示意图;图2的(a)和(b)分别是该模具的俯视图 和纵向截面图;以及
图3和图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浆料浇铸和 喷涂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简要说明>
1:流入管
2:套管
3:中心砖
4:流钢砖
5:流出管
6:锭模
10:内模
20:外模
30:分离模
40:钢液流道
100:第一耐火材料组合物
200:第二耐火材料层
300:浆料流控制盖
400:喷嘴
500: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用于制造钢锭的耐火材料以双层结构的形 式制得,其中与钢液直接接触的内部第一耐火材料层不含氧化铝或者 含有含量小于5重量%的氧化铝。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制造钢锭的具有双层结构的耐火材料 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进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元进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