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钞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0816.5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索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1/00 | 分类号: | G07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 琪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钞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钞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变(adapt)用于接 纳和发放钞票的装置的钞票库存(stock)的补偿(compensation)单元。此外,本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纳、储存和发放钞票的、具有该补偿单元的系统以及用 于改变钞票库存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04024620A1知晓了一种钞票再循环装置,其具有一个或若干 个用于存放伪钞或可疑钞票的容器(pocket)以及若干个用于临时储存作为真 品(authentic)而被接纳的钞票的匣子。可以使得能够在各个匣子中彼此分离地 获得不同面额的钞票,以便以后发放。
除了它们在银行部门中的用途以外,再循环装置还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零 售商的收银室。尽管有可能接纳和储存现金钱币并且发放钱币以进行钱币兑 换行为或者重新装填收银机,但是再循环装置较快地失去平衡。迅速出现小 面额钞票的缺乏。其原因在于,在付款台,常常付入大面额钞票,而在返还 时提供小面额作为零钱,随后,在清空收银机之后,所述小面额在再循环装 置中也消失了。为了保持再循环装置平衡从而首先以在经济上合算的方式来 运行它,必须每天非常频繁地手动供应小面额钞票,这代表着安全风险以及 高昂的时间和成本消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再循环装置的钞票库存的装填和清空容易和 安全,并且延长再次装填和清空再循环装置的时间间隔。
这一问题通过主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了本发明的这些有利的实施例和进展。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将用于接纳和发放钞票的装置(在下文中简 称为再循环装置)连接到补偿单元,在该补偿单元中储存某些面额的钞票。 补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储存第一类型的钞票的第一储存器具、以及至少一个 储存第二类型的钞票的第二储存器具,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与所述第一类型 不同。补偿单元形成再循环装置的钞票的额外储存可能性(possibility),从而 对集成在再循环装置中和/或布置在其内的已经存在的钞票储存器具进行补 充。此外,补偿单元可以使它自己的外壳(housing)被布置在再循环装置外部。 然而,同样可以将补偿单元布置在再循环装置的外壳内,其中,在此情况下, 再循环装置的外壳优选地具有用于接触(access)补偿单元或补偿单元的各个 储存器具的一个或若干个门。在再循环装置和与其连接的补偿单元之间,可 以双向交换钞票。为此目的,提供传输部件,利用该传输部件,可以将钞票 传输出或传输进补偿单元的储存器具。所述储存器具例如分别是一个或若干 个可锁上的现金匣子。通过连接从第一储存单元提供小面额钞票以及将例如 较大面额的某些多余钞票移动到第二储存单元的补偿单元,可以改变再循环 装置的钞票库存并且保持该钞票库存平衡。
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储存器具储存可以由一种或若干种第一面额组成的 第一类型的钞票,补偿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储存器具储存也可以由一种或若 干种第二面额组成的第二类型的钞票。因此,术语“类型的钞票”例如表示 多种面额的某一集合,然而术语“不同类型的钞票”不应被解释为排他性的。 因此,不同类型也可以包含某些相同的面额。然而,在所述不同类型中,至 少一种面额必须是不同的。术语“若干种面额”例如表示一种货币的若干种 面额,然而该术语也包括不同货币的若干种面额。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额中的至少一种大于第一面额。因此,第一类型可 以由一种或若干种货币的最小面额中的一些组成,优选地由一种或若干种货 币的三种最小面额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组成。例如,这些可以是面额5、10、 20中的一种或若干种。具体地,第一类型优选地具有收银机或再循环装置最 频繁发放的一种或若干种面额。因此,可以以针对性方式来改变在收银机或 在再循环装置中最快消失的那些钞票的库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捷德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