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脲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9968.3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P·洛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20;C08G18/38;C08G18/48;C09J175/12;C09J5/02;C09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聚氨酯-脲体系,更特别地涉及可用于粘合 和填充弹性体(特别是包含交联的橡胶的弹性体)的聚氨酯-脲体系。
背景技术
多种粘合剂产品,包括聚氨酯粘合剂产品商业可购得以用作 密封剂或以修补聚合物弹性材料,例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塑化的 聚氯乙烯、聚氯丁二烯等。
通常由多异氰酸酯、聚乙二醇和增链剂合成聚氨酯。该增链 剂通常选自低分子量二醇、二胺、氨基醇或水。当增链剂为二醇时, 形成的聚氨酯全部由氨基甲酸乙酯键合组成。然而,如果例如增链剂 为水、氨基醇或二胺,氨基甲酸乙酯和脲键合都存在,和得到的组合 物被称为聚氨酯-脲或PUU。因此,具有氨基甲酸乙酯和脲键合的聚氨 酯型组合物可被称为聚氨酯-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可用于粘合和/或修复弹性 体的聚氨酯-脲体系。该体系包含反应组分,所述反应组分反应以形成 聚氨酯-脲,该反应组分包含A部分和B部分。这些部分可包含具有如 下每种反应组分的质量分数的混合物(以A部分和B部分反应组分的 总质量计):A部分为包含约55至约75重量%的平均分子量在约1000 以上的低聚多元醇(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伯多元醇)、约3至约7重 量%的芳族二胺增链剂、和约0.1至约1.5%的活性催化剂的混合物;B 部分为包含约1至约15重量%的短芳族(short aromatic)二异氰酸 酯和约5至约35重量%的芳族二异氰酸酯预聚物(其为短芳族二异氰 酸酯和二醇的反应产物)的混合物。聚氨酯-脲体系的特别的具体实施 方式提供在A部分和B部分的混合物中,异氰酸酯官能度对胺和羟基 的总官能度的比例为约0.8至约2。可选地,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 该比例为约1至约1.07。
聚氨酯-脲体系可进一步包含弹性体-表面活性剂,该弹性体- 表面活性剂包含第二短芳族二异氰酸酯和第二芳族二异氰酸酯预聚 物,其中至少一种第二二异氰酸酯可与B部分的至少一种二异氰酸酯 相同。
本发明的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方法,包括使 得上述聚氨酯-脲体系的反应组分反应。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聚氨酯- 脲施用至交联的橡胶制品的端面(face),和将交联的橡胶制品的端面 粘合至底材。该方法的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进一步包括施用弹性体- 表面活性剂至交联的橡胶制品的端面,其中该弹性体-表面活性剂包含 第二短芳族二异氰酸酯和第二芳族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任选地,该方 法可包括用三氯异氰脲酸在溶剂中的溶液底涂(priming)交联的橡胶 制品的端面。
本发明的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制品,所述制品包 括用上述聚氨酯-脲体系粘合至制品的组件。
本发明的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翻修轮胎的方法,包 括将弹性体-表面活性剂施用至环形胎面(tread band)的粘合表面,将 聚氨酯-脲材料施用至环形胎面的粘合表面,并将该具有聚氨酯-脲材料 的环形胎面的粘合表面置于胎体(tire carcass)的外粘合表面上。
本发明的特别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提供修复弹性制品的 方法,包括用弹性体-表面活性剂涂布弹性制品的受损表面,其中该受 损表面为制品中的洞、深的裂缝、沟(gouge)、裂口、切口或撕裂的 暴露表面;和用上述聚氨酯-脲填充制品中的洞、深的裂缝、沟、裂口、 切口或撕裂。
通过下述对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更具体的描述,本发 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如在附图中所示, 其中类似引用号代表本发明的类似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不同橡胶组合物和示例聚氨酯-脲材料 的伸长和模量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不同橡胶组合物和示例聚氨酯-脲材料 的应变和真应力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不同橡胶组合物和示例聚氨酯-脲材料 的伸长和滞后的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用示例聚氨酯-脲体系粘合的多种不同 橡胶组合物的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