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电机和制造同步电机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8404.8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F·J·H·卡卢夫;M·布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2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华联 |
地址: | 巴西圣*** | 国省代码: | 巴西;B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电机 制造 工艺 | ||
本申请要求享有巴西专利申请No.PI0603363-6的优先权,其通过 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电机和制造同步电机的工艺,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利用转子和鼠笼上的永磁铁直接起动的同步电机。
现有技术描述
同步电机和永磁铁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基本上包括定子和 转子,转子在形状上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具有表面部分和转子芯,并 且转子可装备定位于表面部分上的鼠笼,鼠笼由平行的杆条形成,杆 条在其端部通过短路环连接起来。这种转子构造被称为鼠笼式转子, 并且在起动电机的过程中是很有用的。
在转子内部,人们可将成对的永磁铁安置在固定槽中,固定槽延 纵向定位在转子芯(或转子铁芯)中。
就电特性而言,转子具有多个磁极,其根据各个电机的特性和应 用而变化。
安置在转子内部的永磁铁具有产生电机磁化通量的目的。
关于这种类型电机所发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由磁铁的磁短路而 造成的磁通泄漏,其是通过以下点位形成的钢桥而造成的:1)在用于 安置相同磁极的磁铁的槽之间的点;2)在用于安置磁铁的槽和相邻的 鼠笼的槽之间的点;3)在转子槽的喙部和转子外径之间的点。从图6 中可更好理解这种效应以及磁通-损失点,图6显示了磁通线。
在这方面,如可从图9中看出,提供纵向为磁铁所切割的转子芯 是理想的,因为这样将没有磁通量的损失。这种情形只是假设的,因 为在这种情况下,转子将不具有电机功能所需要的机械稳定性。
在文献US6,876,119中描述了其中一种当前技术的解决方案,其 揭示了永磁铁的应用。根据当前技术的教义,有人描述了一种同步电 动机,其具有装备V形磁铁的转子,通过磁铁的接合而相互定位。虽 然这种解决方案从磁观点来看是很好的,但是其可能由于在冲压过程 中除去大量的钢而存在与叶片组的机械稳定性(刚性)相关的问题。这 种与在注入铝期间发生在钢包上的显著变形有关的情形,可能造成转 子碰撞的问题,这有损于电机的可靠性。
这种问题需要对转子进行后续处理以减少碰撞,例如研磨、机械 加工或相似的工艺。相同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描述了在磁铁端部附近构 造更大深度的槽的可能性,从而这些槽将接近磁铁,并防止从某一磁 极至相同磁铁上的另一磁极的磁通量的短路。
这种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磁通量的短路问题,但使得电机 的构造较为困难,因为需要特别构造鼠笼式转子槽,并且在制造电机 的过程中以一种特殊方式进行安装,需要差动式冲压工具,其导致了 实际和经济性质上的复杂性。
该参考文献的另一特征是其在直轴和交轴上呈现相似的磁阻。然 而,在工作条件下以这种方式利用磁阻转矩是不可能的,并且这在于 以下原因:
由同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可被分成两个分量:
(a)同步转矩:其代表在磁场和主旋转场之间的同步转矩。其可通 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
p=磁极的数量
f=频率[Hz]
V1=供应电压[V]
Ef=由磁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EMF)[V]
Xsd=同步直轴电抗[Ω]
δ=负载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股份公司,未经惠而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8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