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对象的检测、定量用试剂盒及检测、定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3592.7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长冈宏一;大西德幸;松井景明;杉田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索股份有限公司;奥索临床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3 | 分类号: | G01N33/553;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 亭;苗 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对象 定量 试剂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对象的检测、定量用试剂盒及检测、定量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检测被检体中的检测对象的方法,使用胶乳凝集法。所谓胶乳凝集 法,是检测生物体样品等流体中的抗原时,通过混合流体、和担载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 体或其片断的胶乳,测定胶乳的凝集程度,来检测或定量抗原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根据该胶乳凝集法,作为检验体添加的抗原使多个胶乳结合抗体交联,促进胶乳 的凝集。这样,由于程序简单,因此能够简便且快速地检测抗原。然而,抗原微量时,不易发 生该交联,因而胶乳不充分凝集。因此,难以检测微量的抗原。
为此,广泛采用ELISA法或CLEIA法这样的利用酶底物反应的方法。这些方法中,例 如,使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次抗体与抗原结合,并使该一次抗体与具有酶的二次抗体结 合。其中,通过添加酶底物,测定酶催化反应的程度,来检测或定量抗原。
根据这些方法,例如如果使用发光试剂作为底物,则底物添加后的发光检测灵敏 度高,因此也能够检测微量的抗原。
专利文献1:特公昭58-115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利用酶底物反应的方法中,必需要二次抗体、发光试剂、发光检测装置等 特殊的试剂、仪器,作业成本高。
此外,如图10所示,该方法由对样品和各试剂进行孵育的工序(ST110、ST130)、洗 净系统的工序(ST120)、测定发光的工序(ST140)等多个阶段构成,操作复杂。而且,各个阶 段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不适于大规模处理。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完成的,其课题之一是提供能够快速、廉价且简便地检测、 定量检测对象的检测、定量用试剂盒以及检测、定量方法;进而,其课题之一是提供能够高 灵敏度地进行检测、定量的检测、定量用试剂盒以及检测、定量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如果接近具有电荷的化合物,则会阻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凝 集,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内容。
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和/或定量检测对象,含有第1结合物和第2结 合物,
第1结合物:含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第1物质和对上述检测对象的第1亲和性物 质相结合的结合物,
第2结合物:具有电荷的第2物质和对上述检测对象的第2亲和性物质相结合的结 合物,
第1亲和性物质和第2亲和性物质能够在上述检测对象的不同部位同时与上述检 测对象结合。
根据[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第1物质含有微粒状的磁性物质。
根据[1]或[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第2物质是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第2物质是聚阴离子或聚阳离 子。
根据[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聚阴离子是核酸或聚丙烯酸。
根据[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聚阳离子是聚烷基胺或聚乙烯亚胺。
一种检测检验体中的检测对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序:将第1结合物、第2结合物和所述检验体混合,置于刺激响应性聚合 物凝集的条件下,判断所述刺激响应性聚合物有无分散,所述第1结合物为含有刺激响应性 聚合物的第1物质和对所述检测对象的第1亲和性物质相结合的结合物,所述第2结合物为 具有电荷的第2物质和对所述检测对象的第2亲和性物质相结合的结合物,
第1亲和性物质和第2亲和性物质能够在所述检测对象的不同部位同时与所述检 测对象结合。
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物质含有微粒状的磁性物质,所述方法还包 括通过施加磁力将凝集的磁性物质分离的工序。
定量检验体中的检测对象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工序:
将第1结合物、第2结合物和所述检验体混合,并将该混合物置于刺激响应性聚合 物凝集的条件下,所述第1结合物为含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第1物质和对所述检测对象的 第1亲和性物质相结合的结合物,所述第2结合物为具有电荷的第2物质和对所述检测对象 的第2亲和性物质相结合的结合物,
测定所述混合物的浊度,基于所述检测对象的量与浊度在所述规定条件下的关系 式,算出所述检验体中的检测对象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索股份有限公司;奥索临床诊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索股份有限公司;奥索临床诊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3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交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改良型安全自毁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