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反应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0200.1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0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衍;崔廷旭;崔在薰;朴炚千;李昌勋;裴羡爀;宋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38 | 分类号: | C01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反应器 系统 | ||
1.一种通道反应器系统,该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分别引进反应气体和冷却流体的通道单元,每个通道单元包括引进反应气体的反应通道板组件和引进冷却流体的热交换通道板组件;和
至少一个设置在上和下通道单元之间的中间板,该中间板分别向从所述上通道单元流入的反应气体和冷却流体提供新反应物和冷却流体以及向所述下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和热交换通道板组件提供反应气体和冷却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该系统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最上部通道单元上的上端板,其用于向所述上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提供反应气体和向所述上通道单元的热交换通道板组件提供冷却流体;和
设置在最下部通道单元下的下端板,设置该下端板用于排出从所述最下部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排出的反应产物和排出从所述最下部通道单元的热交换板组件中排出的冷却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中间板包括:
引进冷却流体的第一入口;
引进反应物的第二入口;
第二流体通道,该通道连接所述上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第二入口和下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和
第一流体通道,该通道连接所述上通道单元的热交换通道板组件、第一入口和下通道单元的热交换通道板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上端板、中间板和下端板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通道单元的反应通道板组件和热交换板组件各自包括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当第一和第二通道板相互连接时,每个通道板具有形成在其内表面上的凹槽和多个在所述凹槽中形成的细长棒,从而通过该细长棒在第一和第二通道板之间形成多个流体流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反应通道板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通道板各自具有形成在所述凹槽外围用于通过冷却流体的通孔和形成在所述凹槽处用于流入和排出反应气体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通道板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通道板各自具有形成在所述凹槽外围用于通过反应气体的通孔和形成在所述凹槽处用于流入和排出冷却流体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通道板组件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之间和所述热交换通道板组件的第一通道板和第二通道板之间的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各通孔周围形成的多个分散片,该分散片指向所述凹槽中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所述反应通道板组件的第一和第二通道板具有形成在其内表面上的催化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道反应器系统,其中,供给所述反应通道板组件的反应气体为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转化气,以及所述催化剂层是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层并且由包含1~2wt%的铂和1~2wt%的铼(Re)的铈(Ce)-锆(Zr)氧化物催化剂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02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