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印刷印花徽章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7354.7 | 申请日: | 200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威德伦;苏珊·甘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子兄弟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 翔;林月俊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印刷 印花 徽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诸如印花文字、标志图形、数字或其它标记的精 细切割和数字印刷的详细设计的转移徽章,并且该转移徽章可仿真精 细刺绣的外观,用于直接在衣服、服装和辅件上的诸如热活化或压敏 粘合剂的粘合应用,用于以标识、装饰、为最终产品贴上商标或另外 的方式装饰最终产品,从而消除对于刺绣、热转移薄膜、丝网或升华 印刷的需要。
背景技术
时装、“基本的”和表演服装、制服、游泳衣、贴身衣服、外衣 和附件制造商使用各种方法来将装饰和标识应用到衣服和纺织品。它 们往往使用丝网遮蔽法、遮蔽式印刷、热转移薄膜、声波熔接和直接 刺绣作为用于装饰和标识的主要方法。
标志或徽章的丝网遮蔽法是普遍应用的,但此方法复杂并耗时。 此外,通过丝网遮蔽法形成的设计是平坦的,缺乏纹理,并且不能承 受反复的工业或家庭洗涤。因此,许多公司优选刺绣作为他们应用装 饰和标识的主要方法。
声波熔接是用于将装饰和标识应用到衣服和纺织品的另一种方 法。此方法对于任何要应用的设计需要建立唯一、昂贵的特殊模具。 伴随时装工业的快变需求使得此方法缓慢且相对昂贵。声波熔接能够 实现纹理,但还需要化合物,所述化合物是一些公司认为不可接受的, 并且可产生不能承受反复的家庭和工业洗涤的产品。实际上,由于这 些原因,此方法通常不用于制服工业。刺绣已代替成为用于应用装饰 和标识的主要方法。
刺绣通常通过将不同颜色和风格的刺绣应用于织物以形成设计的 机器来执行。刺绣设计具有更大的美学价值,然而此方法也是复杂、 耗时的工序。对于设计中的每个步骤以及对于每个设计元素都需要单 独的刺绣步骤。
Stahl的美国专利No.5,009,943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可熨烫到衣服 上以提供刺绣外观的多彩徽章的方法。此方法需要层合材料坯,将该 层合材料切割成特定的设计,在切割设计的边界附近刺绣,将组合件 层合到第二材料坯上,以及用热粘合层涂覆下侧。徽章由此可热封到 衣服。不管Stahls的方法给予逼真的刺绣外观的能力如何,使用该方法 生产的徽章相对大、笨重且不易弯曲。而且,设计元素是固体的彩色 染料,限制了设计细节并仍需要刺绣和冲切,从而需要这三个单独和 低效的工序步骤。制服和服装工业趋于向更便宜但表达真实刺绣外观 的徽章发展。
存在其它的可在不需刺绣的情况下应用于不同布面的转移徽章。 例如,1997年6月3日发布的Mahn,Jr.的美国专利No.5,635,001提出了布 转移技术,所述布转移包括布层,该布层覆有塑料层,该塑料层又涂 覆有压敏粘合剂层。
1999年6月22日发布的Myers的美国专利No.5,914,176显示了用于 贴在另一织物品上的合成设计,该设计包括斜纹织物的下层,利用基 于塑料溶胶的墨将一种设计丝网印刷和热固化到该下层的一侧上。将 斜纹织物切割成期望形状,使得斜纹织物和墨部形成合成设计。该专 利公开了制造和附着该合成设计的方法。
虽然避免了刺绣,但是在上述的两种情形中,墨设计是遮蔽式印 刷,而切割是冲切。这些是形成繁琐工序的独立步骤。由此形成的产 品在耐洗涤性方面较差并且不能熨烫。另外,优选实施例在墨中使用 令很多服装生产商讨厌的塑料溶胶。近来在数字印刷和先进切割领域 取得了更多的技术进步,从而减少了成本、开发周期、产品周期以及 所需的存货。
例如,激光蚀刻允许通过蒸发透过模板中的开口暴露的部分的激 光束将艺术品或刻字切割成材料。这能够增加精细蚀刻的细节,但不 是印刷设计,因为没有沉积墨。
存在其它可实现静电印刷的数字印刷方法。例如,四种颜色的静 电印刷在Clark的美国专利No.5,899,604中描述。
Pressman等人的美国专利No.4,181,423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用 于使用调制离子流和透明调色剂的调制孔静电半色调印刷。彩色图像 通过使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图像重叠而形成,以形成全彩色图 像,此处可添加诸如金属粒子的附加颜色,以用于特殊的效果。
Landa等人的美国专利No.5,749,032公开了一种彩色成像系统,在 该系统中,单独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液体调色剂从四个不同 的贮液器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子兄弟公司,未经狮子兄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7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