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性陶瓷制品、陶瓷表面处理剂以及抗菌性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1783.3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浩平;冈田一诚;宫崎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A01N25/04;A01N25/12;A01N59/16;A01P3/00;C04B33/3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海川;樊卫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陶瓷制品 陶瓷 表面 处理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赋予以卫生陶器、日本和西洋餐具等陶瓷制品为代表的陶瓷制品表面抗菌性的抗菌性陶瓷制品、用于制造所述抗菌性陶瓷制品的陶瓷表面处理剂、以及使用所述陶瓷表面处理剂的抗菌性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以赋予陶瓷制品表面抗菌性的抗菌剂,使用银、铜、锡、锌等金属(以下,这些金属有时统称为“抗菌性金属”)。已知这些抗菌性金属,其离子作为催化剂起作用,使水中溶解的氧变化为活性氧,通过利用变化的活性氧的作用抑制细菌或霉菌等的繁殖的所谓微量作用显现抗菌性。在使用所述抗菌性金属赋予陶瓷制品表面抗菌性的情况下,考虑到在尽可能长的期间内持续良好的抗菌性,一般使陶瓷制品的素烧坯(未上釉品等)的表面形成的釉层或所述素烧坯自身中含有抗菌性金属。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为了防止抗菌性金属在焙烧时受到釉料成分熔融物的侵蚀,使所述抗菌性金属负载于羟基磷灰石载体而形成复合粒子,将所述复合粒子添加到釉料中后,将所述釉料涂布到素烧坯的表面并进行焙烧,由此形成含有抗菌性金属的釉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出于同样的目的,使磷酸钙化合物中含有抗菌性金属离子而形成复合粒子,将所述复合粒子添加到釉料中后,将所述釉料涂布于素烧坯的表面并进行焙烧,由此形成含有抗菌性金属的釉层。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含有抗菌性金属的复合粒子形式的无机颜料添加到釉料中,将所述釉料涂布于素烧坯的表面后进行焙烧,形成含有抗菌性金属的釉层,或者将所述无机颜料添加到作为陶瓷制品素烧坯基材的陶土或瓷土中,将所述陶土等成形为陶瓷制品的形状后进行焙烧,使所述素烧坯自身含有抗菌性金属。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釉下颜料中添加氧化银、金属银或任意的银化合物,使用所述釉下颜料在陶瓷制品的素烧坯的表面上或者所述表面上形成的釉层的表面上描画图样并焙烧,或者将所述氧化银等添加到釉料中,将所述釉料涂布于素烧坯的表面或者所述表面上形成的釉层的表面并进行焙烧,由此形成包含抗菌性金属的图样或釉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1747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07]、段落[001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27975号公报(权利要求1,段落[0008]~[000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33334号公报(权利要求1、2,段落[0009]、段落[0025])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196384号公报(权利要求1~8,段落[0014])。
发明内容
但是,所述的所有以往的陶瓷制品中抗菌性金属的利用效率低,因此不能得到与抗菌性金属的使用量对应的充分的抗菌性,为了得到高抗菌性,必须加大抗菌性金属的使用量,因此,可能产生例如,釉层或图样不能呈现预定的色彩(多数情况下呈现比预定色彩更黑的色彩)、或者关联到陶瓷制品的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因为抗菌性金属的利用效率高所以即使所述抗菌性金属的使用量比现有水平少也可以得到充分抗菌性的、新型抗菌性陶瓷制品和可以用于制造所述抗菌性陶瓷制品的陶瓷表面处理剂、以及使用所述陶瓷表面处理剂的抗菌性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基于抗菌性金属的先前说明的微量作用的抗菌性,在所制造的陶瓷制品的表面、例如如果是具有釉层的陶瓷制品则为所述釉层的表面上,露出的抗菌性金属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则越强。抗菌性金属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则所述接触面积有越大的倾向。但是,根据发明人的研究,所有以往的陶瓷制品在其表面上露出的抗菌性金属的粒径大,比表面积小,因此抗菌性金属的利用效率低,不能得到与使用的抗菌性金属的量对应的充分的抗菌性。
因此,发明人为了提高抗菌性金属的利用效率,对陶瓷制品表面上露出的抗菌性金属的粒径范围的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述抗菌性金属作为平均粒径200nm以下的金属纳米粒子存在于陶瓷制品的表面即可实现该目的。因此,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抗菌性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在表面上存在至少包含银的平均粒径200nm以下的金属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