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2064.0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孔爱祥;周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爱祥 |
主分类号: | F16C35/06 | 分类号: | F16C35/06;B60B3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23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驱动 轮毂 单元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
【技术背景】
目前,中小型乘用车轮的回转支承大都采用了轮毂单元总成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可以简化安装程序,缩小安装空间,同时有效保证了轴承旋转精度及支承的强度和刚性,充分满足汽车在各种复杂道路上行驶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轮毂单元上还普遍配置了多种形式的传感器,以及轮速信号耦合装置,将车轮运转的速度信息直接传送到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现象,从而使汽车运行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但是,商用车领域,由于轮毂单元总成承载能力设计及零件加工方面的难度,使得商用车轮毂的旋转支承很少采用单元总成结构,而是沿用传统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背靠背组合装配后,嵌入带有法兰的轮毂壳体中,经过调整配合,再组装到车桥上。装配程序繁琐,并且调整难度大,一旦一组轴承单元调试不好,就要拆开轮毂壳体,重新更换轴承,严重地影响着汽车底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难免产生一些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既能够满足商用车较高的额定动载荷和高可靠性要求,又能够保证车辆在重载条件下安全行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包括法兰外圈、两个内圈、两个保持器、两列凸度圆锥型滚动体、带有内花键的芯轴,法兰外圈的内侧设有双列内滚道,两个内圈的外侧分别设有外滚道,两凸度圆锥型滚动体分别安装在两保持器内,并设置在法兰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法兰外圈的双列内滚道和两内圈的外滚道采用大接触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凸度圆锥型滚动体为外表面素线是一组对称于滚动体轴心线的连续微凸曲线的圆锥形滚动体。
作为优选,所述法兰外圈与两内圈之间各设有一组密封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组件采用迷宫式密封圈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芯轴上位于两内圈之间安装有磁性齿圈,法兰外圈的对应位置安装有传感头。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和加工的凸度圆锥型滚动体与大接触角结构的法兰外圈双列内滚道和内圈外滚道配合,使产品达到了很高的额定动载荷和运行可靠性,满足了商用车的高额定动载荷和高可靠性要求。采用迷宫式密封圈组件保障了单元总成在重大载荷下依然良好的密封效果。两内圈之间装有磁性齿圈,当轮毂外圈运转时,磁性齿圈与传感头作用并输出准正弦波电压信号,将这一信号输入给汽车的控制系统,最终转变为受控的轮速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满足商用车要求的较高的额定动载荷和可靠性,能够保证车辆在重载条件下的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非凸度的圆锥型滚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凸度圆锥型滚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常规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迷宫式密封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商用车驱动轮毂单元总成,包括法兰外圈1、两个内圈2、3、两个保持器8、两列凸度圆锥型滚动体5、带有内花键的芯轴4,法兰外圈1的内侧设有双列内滚道,两个内圈2、3的外侧分别设有外滚道,两列凸度圆锥型滚动体5分别安装在两个保持器8内,并设置在法兰外圈1与内圈2、3之间,所述法兰外圈1的双列内滚道和两内圈的外滚道采用大接触角结构。法兰外圈1上带有安装螺栓孔,连接汽车轮辋,底盘悬挂系统则通过半轴与轮毂单元芯轴内花键联接。芯轴4的法兰面上配有安装螺栓11。
参阅对比图2、3,在圆柱、圆锥体中,母线沿着导线连续运动形成规则曲面,在导线上的每一点的母线称为素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度圆锥型滚动体5为外表面素线是一组对称于滚动体轴心线的连续微凸曲线的圆锥形滚动体。根据滚动摩擦副接触表面凸度有限元分析,其额定承载能力可在直线型圆锥滚子的基础上提高20%以上;并且凸度圆锥型滚动体5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滚子与滚道接触的端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单元总成的可靠性。
所述大接触角结构为圆锥滚子与法兰外圈及内圈滚道的接触角度都较常规设计角度大5°~10°,以实现加大单元总成轴向承载能力的目的;大接触角结构与特别设计和加工的凸度圆锥型滚动体配合,实现了非常好的轴向和径向综合承载能力,同时有效防止了滚动体与滚道接触时端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单元总成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爱祥,未经孔爱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2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