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0366.4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选择手动或者电动方式操控的电动锁。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是申请人前所申请的US 2007/0169525 A1申请案,该申请案所披露的电动锁包含:一内壳座11、一外壳座12、一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内把手13、一安装在外壳座12上的外把手14、一手控机构15,以及一电控机构16。
该手控机构15包括:一安装在内把手13上的转钮151、一安装在外把手14上的锁钥组合体152、一连动该转钮151及锁钥组合体152的锁连杆153,以及两片可和外壳座12卡合或脱离卡合的卡控片154。该电控机构16包括:一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动力源161、一和动力源161啮合的离合齿轮162、一和转钮151连动插设的控制座163,以及一安装在内壳座11上并具有一微动开关164的电路板165。该离合齿轮162具有一个啮合部166,以及一个自啮合部166突起并具有两斜面的连动推块167,而该控制座163具有一个和转钮151卡合连动的基壁168、两个自基壁168往微动开关164突出的控块169,以及一个对应该连动推块167并具有弹性复位力的受推块160。
当使用者以钥匙转动锁钥组合体152或者转钮151时,可以带动锁连杆153转动90度,并因此带动卡控片154往外壳座12的两个卡槽121突出,或者由所述卡槽121缩回,以达到上锁或解锁的目的。而当动力源161被通电带动离合齿轮162转动时,该离合齿轮162的连动推块167将和控制座163的受推块160靠抵,并因此带动控制座163转动,为了让离合齿轮162在下次运动时能够以相反的方向靠向控制座163的受推块160,在电动驱动的末期,该离合齿轮162的连动推块167将会越过控制座163的受推块160,此时控制座163的其中一个控块169也会对应微动开关164,并因此切断电力源161的电源。
前述申请案主要利用离合齿轮162的连动推块167和控制座163的受推块160间的抵靠摩擦来达到连动的目的,且该连动推块167每次的运动都必须越过控制座163的受推块160,也就是该连动推块167和受推块160间既要相靠抵一起转动,又必需相互错开,故其使用时的摩擦相当激烈,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离合齿轮162及控制座163都容易磨损,造成控制不精准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元件不易磨损,而可延长使用寿命的电动锁。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包含:一手控机构及一电控机构。该手控机构包括一转钮、一和转钮连动结合的手控连件、一锁钥组合体以及一连动该转钮及锁钥组合体的锁连杆,该电控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壳座单元上的动力源,以及一受该动力源驱动可正转及反转的离合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手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手控连件上的第一吸附件,而该电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该离合齿轮并和第一吸附件吸附及分离的第二吸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借由第一及第二吸附件间的吸附来连动手控机构及电控机构的设计,由于不会在连动及分离时造成元件间的摩擦,故可产生元件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US 2007/0169525申请案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美国申请案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锁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当电动锁的一手控连件在进行组装时的角度位置;
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局部组合视图,图中该电动锁位于一解锁位置;
图6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局部组合视图,主要显示该手控连件和一第一把手的对应关系,图中该电动锁位于该解锁位置;
图7是一类似图5的局部组合视图,图中该电动锁位于一上锁位置;
图8是一类似图4的局部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当电动锁位于该上锁位置时各元件的对应关系;及
图9是一类似图6的局部组合视图,图中该电动锁位于该上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4、5,本实用新型电动锁的一优选实施例是安装在一门板(图未示)上,并包含:一壳座单元3、一把手单元4、一手控机构5,以及一电控机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