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浪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279.7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F03B13/16 | 分类号: | F03B13/16;H02K7/18;H02K1/12;H02K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浪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涌动的海水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永远汹涌,有取之不尽的能量,利用海浪能发电成本低、不产生废物、无污染,海浪能和太阳能、风能一样,利用价值高且环保。迄今已有许多种海浪能发电装置。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海浪发电装置结构显得复杂、成本高、发电效率低,所以实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海浪发电装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发电效率高且实用的海浪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设置一支架,支架与联接板固结,联接板固定在海底。摆杆通过万向活节与支架顶部联系,摆杆的顶部与有缺口且沿径向充磁的球形永磁壳联结,摆杆的下部与连杆联接,连杆另一端与浮子联接;有缺口的球形感应线圈通过非磁性块固定于支架,球形感应线圈的线头接到固定在支架上的整流调压器;球形感应线圈与球形永磁壳同心,球形感应线圈的内球面离开球形永磁壳的外球面一间隙。
浮子被海浪摇动,带动摆杆及球形永磁壳通过万向活节绕球形永磁壳和球形感应线圈的球心摆转,即球形永磁壳相对于球形感应线圈摆转,从球形永磁壳发出的磁力线被球形感应线圈切割,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传到整流调压器,经整流调压可输送到蓄电池或用户。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结构简单、占空间小、建造成本低、维护工作量极小、运行成本极小;
2、振动很小、无发电噪音、无污染;
3、现有的大多数海浪发电装置,往往只采集到某一方向矢量的动量,而且将此动量转换成电能的环节多(将涌动的海水通过管道、象注射器一样的抽水器、单向阀门收集到蓄水池积累能量,然后从蓄水池放水冲击涡轮发电机发电)、过程长、损耗多,因而发电效率低;本实用新型装置能采集到海浪各方向矢量的动量,而且将动量转换成电能的环节极少、过程极短,只通过一个万向活节,所以发电效率极高,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卓越优点。
4、由于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有力推动开发海洋能量事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示。设置一支架9,支架9与联接板8固结,联接板8固定在海底。摆杆3通过万向活节4与支架9顶部联系,摆杆3的顶部与有缺口且沿径向充磁的球形永磁壳2联结,摆杆3的下部与连杆6联接,连杆6另一端与浮子7联接;有缺口的球形感应线圈1通过非磁性块5固定于支架9,球形感应线圈1的线头接到固定在支架9上的整流调压器10;球形感应线圈1与球形永磁壳2同心,球形感应线圈1的内球面离开球形永磁壳2的外球面一间隙。
浮子7被海浪摇动,带动摆杆3及球形永磁壳2通过万向活节4绕球形永磁壳2和球形感应线圈1的球心摆转,即球形永磁壳2相对于球形感应线圈1摆转,从球形永磁壳2发出的磁力线被球形感应线圈1切割,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传到整流调压器10,经整流调压可输送到蓄电池或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在排队进程中能自助实现实名制售票的新装置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及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