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电连接器的导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410.2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策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连接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良式电连接器的导光装置,尤指一种可使该导光单元与壳体达到稳固及易于结合的功效电连接器的导光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现有电连接器的导光结构(如图1、2所示),至少由一壳体3及导光件4所构成,该壳体3的一面上设有至少一挟持部31,而该导光件4则具有一与该挟持部31对应卡接的固定柱41,其中该挟持部31是包含有二相对应的扣件311、及一形成于二扣件311间的凹槽312,使该固定柱41可嵌设于该凹槽312中并以二扣件311加以夹扣,藉此,可使该导光件4利用固定柱41卡接于壳体3的挟持部31上,达到组装的功效。
虽然上述现有的导光件4可利用固定柱41卡接于壳体3的挟持部31上,但是由于该固定柱41与挟持部31在进行组接时,该固定柱41必须要准确与凹槽312对应,若组接时有歪斜或施力不当的情形发生时,常会使固定柱41压迫于扣件311上,使扣件311受外力而产生折弯的现象,导致固定柱41与挟持部31无法顺利进行结合,且由于该固定柱41仅是以二扣件311加以夹扣,因此,常会有夹持力不足而使固定柱41松脱的情事发生;况且该导光件4的固定柱41在制造时亦必须要有较佳的精度及真圆度,才能有效与凹槽312配合,使该固定柱41嵌入凹槽312之后,其扣件311可产生较佳的挟持弹力,而将固定柱41加以夹扣,进而提高该导光件4于制造时的难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使该导光单元与壳体达到稳固及易于结合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电连接器的导光装置,包含一端面设有插口部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面设有至少二相对应的组接部,并于该壳体的底部设有数个板锁部;以及至少一设于壳体端面的导光单元,该导光单元至少二相对应的光导体,而各光导体之间具有分别与壳体一端面所设组接部对应结合的对接部。
另外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为:各组接部的中央处设有一个穿孔,各对接部的一端至少具有二个相对应的勾板,且各勾板间开设有一个剖槽,各光导体对应壳体的一面上至少设有一个顶掣部,各光导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可将该各光导体间的对接部分别直接对应插设于壳体一端面所设组接部的穿孔中,此时,各勾板配合其剖槽而先向内缩,待各勾板一端通过穿孔之后,再藉由其剖槽形成的回复弹力,使各勾板复位而扣接于穿孔的孔径内侧端面周缘,并同时使各顶掣部对应抵接于壳体的一面上作为支撑,如此,即可使该导光单元与壳体达到稳固及易于结合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导光单元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
3、壳体 31、挟持部 311、扣件
312、凹槽 4、导光件 41、固定柱
1、1a、1b、壳体 11、11a、插口部
12、12a、12b、组接部 121、121a、121b、穿孔
13、板锁部 2、导光单元 21、光导体
22、对接部 221、勾板 222、剖槽
23、顶掣部 2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式电连接器的导光装置,其至少是由一壳体1以及一导光单元2所构成;可使该导光单元2与壳体1达到稳固及易于结合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至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气灶、烤箱用灶头
- 下一篇:折叠式桌型圆锯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