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削峰扼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4881.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干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213002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削峰扼流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削峰扼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非线性负载源的大量应用,这些用电设备极易产生谐波,其对电网造成污染,谐波含量的多少对用电设备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对提高无功功率因素的无功补偿装置影响比较突出。当电力电容器投切时电流会发生畸变,电流叠加(基波电流+谐波电流+浪涌电流),造成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器元件损坏;无法工作,难以提高无功功率因数;使电能质量下降。
因此国际上及各个国家对电网中的谐波治理都制定了相关标准及要求。以我国为例,早在1984年就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即:关于颁发《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SD123-84的通知,规定要求电力部门和用户均应校核接入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是否会发生有害的并联谐振和谐波电流放大,为了防止用电设备因谐波造成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电力部门和用户所安装的无功补偿装置中的电容器组,应根据实际存在的谐波情况采取措施。
我国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加装限流电抗器来抑制浪涌电流,其缺点是:电感值小,易发热膨胀、炸开短路,抑制作用较小,其对谐波源造成的过电流时无法削峰扼流。若用大型滤波电抗器消除谐波电流,则成本太高,而且自身消耗电能较多,起不到节能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削峰扼流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谐波电流及浪涌电流的存在使无功补偿装置很难投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削峰扼流器,包括有浇注于复合树脂材质的壳体内的由丝包线绕制成环形的线圈,线圈两端焊有设有内螺纹的镶件,镶件螺设有螺丝,壳体下端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内部包容有一个磁性材料材质的筒状内圈。
上述丝包线为绝缘单根丝包线。
所述的壳体具有一个被内圈包容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体积小,便于安装,串接在无功补偿装置主回路的电力电容器上端,以削峰、扼流、阻抗谐波电流,浪涌电流进入电容器,从而使补偿装置得到很好的保护,达到良好地投切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治理电网环境,提高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削峰扼流器包括有绝缘单根丝包线绕成的环形丝包线圈3(线圈3的截面,厚度及圈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电感值的大小),在线圈3的两端焊接镶件2,镶件2上设有螺孔20,螺孔20与螺丝21配合可形成安装接线端口。线圈3包容有一个筒状内圈4,内圈4为纳米磁性材料、非晶磁性材料或其它磁性材料制成,线圈3和内圈4浇注于复合材料材质的壳体1内。底板5经浇注固定在壳体1的下端。壳体1的浇注材料为复合树脂,具有高绝缘、耐高温的特性。壳体1设有一个被内圈4包容的通孔6,该通孔6具有散热通气作用。
本实用新型削峰扼流器用以串接在无功补偿装置主回路的电力电容器上端,即能削峰、扼流、阻抗谐波电流及浪涌电流。在线圈3内加装由纳米磁性材料、非晶磁性材料或其它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4,这样的组成在通电后产生的高感抗的削峰、扼流、阻抗谐波电流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做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干,未经范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4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换热水箱
- 下一篇:特服号码电话骚扰在线处罚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