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4846.X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胜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疼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治疗疼痛时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
背景技术
由于疼痛科是临床新兴的科室,疼痛治疗所需的配套器械还不完善,临床疼痛病人如需做椎管内镇痛及神经滞镇痛时,医生就用普通麻醉用针(腰椎麻醉穿刺针)代替给病人穿刺治疗,但因其穿刺针没有任何标示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且存在潜在危险如:穿刺不到位引起反复穿刺对病人损伤加大且易造成感染、不易把握进针深度引起病人头痛或全脊椎麻醉等严重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避免由于定位不准确而反复穿刺、快速让疼痛医师准确定位,减少疼痛治疗因定位不准确所引发并发症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其包括:针柄、针管、针尖刃口、衬芯、保护套。其中针尖刃口有两组,其中一组是斜面式针尖,另一组是勺状式针尖,两者相比,斜面式较锋利,刺入方便;而勺状更安全,对人体组织损伤较小;针管上有明显的刻度印刷和游标定位,使医师能准确定位;针管内有衬芯,防止穿刺时人体组织进入针管内,针柄端突出部分是衬芯座;保护套为圆筒形,用作保护针管及针尖刃口,防止针尖刃口扎破包装。根据针管的直径和长度可分为多种规格,以满足医师的个性化需求。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针管上有明显的刻度印刷和游标定位,使医师能准确定位,有效避免了疼痛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针尖刃口有两组,其中一组是斜面式针尖,另一组是勺状式针尖,两者相比,斜面式较锋利,刺入方便;而勺状更安全,对人体组织损伤较小。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其包括:针柄1、针管2、针尖刃口3、衬芯4、保护套5。其中针尖刃口3有两组,其中一组是斜面式针尖3-1,另一组是勺状式针尖3-2,两者相比,斜面式3-1较锋利,刺入方便;而勺状3-2更安全,对人体组织损伤较小;针管2上有明显的刻度印刷2-1和游标定位2-2,使医师能准确定位;针管2内有衬芯4,其形状、走向与针管相一致,防止穿刺时人体组织进入针管2内,针柄1端突出部分是衬芯座4-1;保护套5为圆筒形,用作保护针管2及针尖刃口3,防止针尖刃口3扎破包装。根据针管2的直径和长度可分为多种规格,以满足医师的个性化需求。
如放大图所示,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其针尖刃口有两组,其中一组是斜面式针尖3-1,另一组是勺状式针尖3-2,两者相比,斜面式较锋利,刺入方便;而勺状更安全,对人体组织损伤较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由疼痛医师操作使用。使用时将其保护套去掉,定好游标位置,仔细观察刻度变化,分析进针深度,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由疼痛医师操作使用。使用时将其保护套去掉,定好游标位置,仔细观察刻度变化,分析进针深度,慢慢刺入病人的硬膜外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疼痛治疗针,便于医师操作定位,有效避免了疼痛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疼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胜,未经王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4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