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阀启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4831.3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昭昌 |
主分类号: | E03D1/34 | 分类号: | E03D1/34;E03D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阀 启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领域,尤其指一种排水阀启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浴厕内的排水孔上设置有排水塞,而该排水塞的动作一般是利用设置在水龙头后方的一杆体,通过使用者以上拉下推方式使排水塞被带动,此带动方式为一杠杆原理,然而在浴厕的狭窄空间装设时,由于所采用的杆体等主要零件较长,造成设置上较为麻烦。
为此问题,有如台湾专利第355548号专利案所示,该案例中直接在排水孔的开口处装设一触控式排杆排水塞,该排水塞上方设置有一帽盖体,当该帽盖体被压下时,即可将排水塞内部产生一推顶滑移动作,使帽盖被排水塞推顶上升,即可达到排水或止水的功能;此结构不仅设置上相当容易,并且拿取时也非常方便,然而当排杆排水塞处于止水状态时,帽盖体上方将会累积污水,需压下帽盖体造成推顶滑移作用而形成一开口,才可使污水由该开口流进排水管中,如此手上必定沾到污水,造成使用者对于此使用方式感到不卫生。
另外,如美国专利第US6347417号所示,该案例中具有与355548号类似的排水塞结构,此外于壁面上设置有一按钮装置,该按钮装置下方连接出一导线到排水塞内部,当遇到排水塞上方累积污水时,只需按压按钮装置通过导线即可控制排水塞的启闭,从而达到使用上卫生设置又容易的结构,但该导线为外露状态,容易受到利刃划到或不当拉扯等影响,而发生断裂或被拉开的情况,以及会影响到整个容水物体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容易,并且较不易受到破坏的排水阀启闭装置。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排水阀启闭装置采用一排水塞及开关部结合的构造,其中开关部包括定位体、按压体及条状物,该定位体包括一外壳,该外壳一端延伸一短柱,该短柱的孔洞内设置有升降体,该升降体的端部连接有按压体,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体及转动体,外壳另一端可供一内壳插入,该内壳具有一齿状端及一底端,在齿状端中心设置一推抵柱,推抵柱上设置有抵靠环,而底端内缘设置一垫片,抵靠环与垫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另在外壳的内周缘处设置有齿状面;该条状物穿设在一管体内,该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头,其中一端接头连接于排水塞,而另一接头则与内壳底端螺合,并且管体上设置有止水体;
其次该排水塞具有一本体,在本体外围延伸隔片,该隔片与一固定框相接,并且由隔片、本体及固定框之间形成排水口,该本体一端内部设置有柱体,该柱体突出本体的端部连接挡水盖,而本体另一端利用连接体与开关部的管体相接;
当按下按压体时,该升降体受到按压体的压力而向下,并且推动推抵柱及条状物,使条状物另一端可向上推动排水塞的柱体,使挡水盖上升而形成一开口,以供污水流入排水口,再按一次则回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利用条状物及管体的可弯曲特性,而能够沿着容水物体所开设的通部而隐藏穿设,不仅可防止受到任何损伤而发生断裂,并且不占空间,使整体结构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动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动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动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设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排水塞 11-------本体
12-------固定框 13-------隔片
14-------排水口 15-------柱体
16-------连接体 17-------挡水盖
30-------定位体 31-------外壳
311-----短柱 312-----指示缺口
313-----齿状面 32-------升降体
33-------弹性体 34-------转动体
341-----滑块 35-------内壳
351-----指示块 352-----齿状端
353------底端 36-------推抵柱
361-----抵靠环 37-------垫片
38-------第二弹性体 40-------按压体
50-------条状物 60-------管体
61-------第一接头 62-------第二接头
70-------止水体 A---------容水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昭昌,未经吴昭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4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