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湿化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3075.2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军明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湿化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
(二)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的氧气湿化瓶只是一个瓶体,瓶口直接与氧气吸入器相连。这种结构的氧气湿化瓶连接到氧气吸入器后给加水带来不便,且使用24小时内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增加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易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方便性和安全性都不利。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氧气湿化瓶使用较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免除重复清洗消毒繁琐程序和体力劳动、杜绝交叉感染、更安全的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和输氧管,所述的瓶体具有上端面,所述瓶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上凸的注水口、插口、出气口,所述的注水口上盖设有护盖,所述的出气口内可转动地设有输氧接头;所述的输氧管为上端开口、下端具有下端面的一体成型管,所述输氧管的下端开设有出气孔,该输氧管套设于所述的插口内,所述插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左滑动窗口和右滑动窗口,一插销依次穿越做滑动窗口、输氧管和右滑动窗口,所述的左滑动窗口和右滑动窗口由一硅胶圈包覆。
进一步,所述的出气口内还设有溢水阀。
进一步,所述的硅胶圈外还套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所述的输氧接头和所述的出气口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插销的两端与所述插口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的左滑动窗口和右滑动窗口对称。
进一步,所述的注水口具有外螺纹,所述的护盖螺设于所述的注水口上。
进一步,所述输氧管的上端设有外螺纹,或者所述输氧管的上端设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瓶体内加有用于湿润氧气的水,输氧管的上端与氧气吸入器连接,通过输氧管将氧气引入到湿化瓶的瓶体中,经过瓶体内的水湿润的氧气再经过输氧接头输出,输氧接头可连接鼻氧管或输氧面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输氧管本身的结构及输氧管与瓶体的连接结构十分简单,输氧管连接氧气吸入器后可转动,转动的角度由滑动窗的长度控制,输氧接头亦可转动,便于调节方向。2.设有滑动窗口和硅胶圈组成的气压保险阀,当瓶体内的气压过高时,高压气流通过滑动窗口施压给硅胶圈,使硅胶圈鼓胀,气流外溢,即可实现调压。3.瓶体具有上端面,以上端面为瓶盖,省去了安装瓶盖的麻烦,避免了由于设置平面瓶盖所带来的输氧管的安装不便。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输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1.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和输氧管2,所述的瓶体1具有上端面3,所述瓶体的上端面3上开设有上凸的注水口4、插口5、出气口6,所述的注水口4具有外螺纹,一护盖7螺设于注水口4上,所述的出气口6内可转动地设有输氧接头8,所述的输氧接头8和所述的出气口6之间还设有密封圈,可防止装于瓶体内的水以及氧气外溢;所述的出气口6内还设有溢水阀9,可阻止水的外溢,同时又可允许氧气通过。
所述的输氧管2为上端开口、下端具有下端面的一体成型管,为了便于与氧气吸入器连接,所述输氧管2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当然也可以是内螺纹。所述输氧管2的下端开设有出气孔10,该输氧管2套设于所述的插口5内,所述插口5的侧壁上开设有对称的左滑动窗口和右滑动窗口,一插销11依次穿越做滑动窗口、输氧管2和右滑动窗口,插销11的两端与所述插口5的侧壁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的左滑动窗口和右滑动窗口由一硅胶圈12包覆,出于美观及保护硅胶圈的目的,所述的硅胶圈12外还套设有保护套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注水口4向瓶体1内加入用于湿润氧气的水,为了便于控制水位,可在瓶体上设置上水位线14和下水位线15。输氧管2的上端与氧气吸入器连接,通过输氧2管将氧气引入到湿化瓶的瓶体1中,经过瓶体1内的水湿润的氧气再经过输氧接头8输出,输氧接头8可连接鼻氧管或输氧面罩。
本实用新型的输氧管2连接氧气吸入器后可转动,转动的角度由两个滑动窗的长度控制,输氧接头亦可转动,便于调节方向。当瓶体内的气压过高时,由两个滑动窗口和硅胶圈12组成的气压保险阀进行气压调整,高压气流通过滑动窗口施压给硅胶圈,使硅胶圈12鼓胀,气流外溢,即可实现调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军明,未经孙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3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