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混捏锅加热带温度的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201670.5 | 申请日: | 200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9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混捏锅加 热带 温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混捏锅加热带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铝制造行业中,电解用的阴、阳极碳块是由石油焦糊料和液体沥青成型凝固而成,石油焦磨碎后经过混捏锅加热成糊料,然后和液体沥青混合配比后压制成阴、阳极碳块。石油焦在混捏锅中加热时要控制糊料温度,除了直接测糊料温度,还要对加热带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加热带温度恒定在300℃左右,由于混捏锅的圆筒型设计导致常规测温元件无法直接测量加热带温度,致使不能很好地控制加热带的温度,从而影响糊料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加热混捏锅加热带温度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既能准确测量,又能够节省能源和费用,安全可靠,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很好地控制加热带温度、影响糊料质量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混捏锅外部保温层2、电加热管3、搅拌刀5,在加热带6有热电偶偶丝1,热电偶偶丝1通过热电偶接线头7与补偿导线8连接。
热电偶接线头7通过法兰9与混捏锅进线端连接。
热电偶偶丝1为K型热电偶偶丝。
热电偶偶丝1在加热带6内分3处布置。
电加热混捏锅加热带6为圆筒型空腔结构,其间均匀布置电加热管3,电加热管3内为电阻丝。当电阻丝通电后即可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加热带6内敷设的热电偶偶丝1,能保证外界知道电加热带的温度,从而保证锅内固体糊料能均匀加热,最终成为熔融状态的流体糊料,保证糊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它包括热电偶偶丝1、混捏锅外部保温层2、电加热管3、搅拌刀5、热电偶接线头7、补偿导线8、连接法兰9等元件,在混捏锅内有糊料4。制作如下:
①制作K型热电偶偶丝1,选用镍铬-镍硅,偶丝直径为Φ8;选用K型热电偶偶丝好处是,测温范围广,使用寿命长。
②混捏锅的大小确定加热带6的周长,从而确定热电偶偶丝1的长度。将混合炉测温点均匀分成3处,该处的温度就能如实反映混合炉内加热带的温度。将电偶偶丝1伸入加热带6,偶丝另一端接入热电偶接线头7。
③电偶接线头7通过法兰9(DN40,PN16)固定在混捏锅进线端,法兰安装的好处在于:便于拆卸和重新安装热电偶偶丝1。电偶接线头7把热信号转变为mV信号通过补偿导线8传到控制系统进行显示和控制。
④电偶偶丝1到寿命时,即熔断后,控制系统没有显示温度信号,这时把混捏锅倾斜,卸下安装法兰9,倒出残留在加热带6内的残渣,从新更换偶丝1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专为圆筒型电加热混捏锅加热带温度测量而发明的新型测量装置。从而结束了混捏锅加热带不能很好测量的历史。从现场使用效果看,良好的测温效果值得在电解铝行业大力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模切机的收纸毛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