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气混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660.1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国;温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3/02 | 分类号: | B01F3/02;B01F5/02;C01G23/02;C22B34/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气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厂,氯化工序使用氯气为镁电解返回氯气及补充氯气,由于镁电解返回氯气浓度一般只有60%~70%(体积百分数),不能满足氯化生产工艺要求,需要高浓度的补充氯气与其混合均匀,使氯气浓度达到85%(体积百分数)后使用。目前国内混合两种氯气的方法为:镁电解返回氯气、补充氯气在氯化车间各设一缓冲罐,另单独设一个氯气混合缓冲罐,两种气体经混合缓冲罐混合后进入氯化炉使用。这种混合设备装置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输送镁电解阳极氯气的氯压机(纳氏泵)出口压力增大,镁电解车间至氯压机管道系统泄漏加重,影响了生产及周边的环境。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补充氯气压力大于镁电解阳极氯气的压力,导致了从氯压机至镁电解槽这段由原来的负压输送变为正压输送,增加了氯气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氯气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镁电解阳极氯气的氯压机(纳氏泵)出口压力增大,从而造成镁电解车间至氯压机管道系统泄漏加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阳极氯气输送管道连接于阳极氯气直管段1上,与过渡段2连接,扩大段3与过渡段连接,收缩段4与扩大段,混合段5与收缩段连接,补充氯气直管段6连接于补充氯气管道上,并在扩大段3上开口进入,与弯头7连接,喷咀8与弯头连接。
弯头7与喷咀8均位于收缩段4内。
补充氯气直管段6在扩大段3上开口处为扩大段3的中部。
阳极氯气直管段1与阳极氯气管道、补充氯气直管段6与补充氯气管道、混合段5与氯化炉使用氯气管道均采用法兰连接。
喷咀8的直径小于弯头7的管道直径。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大气喷射泵的原理,即用补充氯气压力高于镁电解阳极氯气的压力为动力源,在补充氯气输送管道的尾端缩口喷出造成一定的负压带动镁电解阳极氯气,使两种氯气混合。这种装置既达到了两种氯气均匀混合得目的,又解决了补充氯气压力大于阳极氯气压力所导致的阳极氯气输送不畅、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能使两种氯气均匀混合,达到生产要求,而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积小,使用方便,不需人工操作,制作及维护费用低。
2、解决了因补充氯气压力大于阳极氯气压力所导致的阳极氯气输送不畅、泄漏问题,防止了环璋污染,保证了正常生产的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先将弯头7与扩大段3焊接后,喷咀8再与弯头7焊接。收缩段4与混合段5焊接,补充氯气直管段6与弯头7焊接,过渡段2与阳极氯气直管段1、扩大段3焊接。最后再焊三个接口法兰。
直管段1与电解阳极氯气缓冲罐出气法兰用紧固件连接;直管段6与补充氯气缓冲罐出气管法兰紧固连接;混合段5与进入氯化炉的管道法兰紧固连接。其余氯气混合装置各段之间的连接为焊接。氯气是有毒性气体,氯气混合装置与管道系统安装好后,需根据标准进行压力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车体表面处理喷丸回收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冷机型低温泵的吸附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