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408.0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铵 |
主分类号: | B60S1/36 | 分类号: | B60S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姚 |
地址: | 610212四川省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挡风玻璃的刮雨装置。
背景技术
刮雨器作为车辆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刮臂的往复运动,将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雪以及尘埃等污物刮净,保持车辆挡风玻璃的洁净,使驾驶员视野更清晰。
但是,现有的刮雨器作用面积较小,只能刮洗一个半圆弧区域,其它地方的污物不能别有效地刮除,影响了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刮洗作用面积大的刮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刮雨装置,包括传动杆和雨刷,传动杆的一端安装在转动轴上,其特征在于:传动杆另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雨刷的一端连接,雨刷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挡风玻璃的窗框保持接触。
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轴向设置在传动杆上的安装孔和以及设置在安装孔内的弹簧,雨刷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其端部与弹簧保持接触。
进一步的是,在安装孔与挡风玻璃相对的方向开有通行槽,雨刷伸入安装孔内的部分通过通行槽与挡风玻璃接触。
进一步的是挡风玻璃的窗框上设置有凹槽,雨刷与窗框保持接触的端部通过凹槽与挡风玻璃的窗框保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传动杆和雨刷旋转的过程中,雨刷可以随窗框各处离转轴的距离不同而伸长或缩短,从而能够将挡风玻璃上很多原有刮雨装置刮洗不到的地方的雨、雪以及尘埃等污物刮净,提高了驾驶人员的视野,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杆与雨刷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B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A示意图。
图中的零件、部件名称及其所对应的标记:传动杆1、雨刷2、转动轴3、安装孔4、弹簧5、通行槽6、窗框7和凹槽8。
具体实施方式
刮雨装置,包括传动杆1和雨刷2,传动杆1的一端安装在转动轴3上,传动杆1另一端通过可伸缩装置与雨刷2的一端连接,雨刷2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挡风玻璃的窗框7保持接触。这种刮雨装置中的传动杆1和雨刷2与挡风玻璃接触,接触面为刮雨面,传动杆1上的转轴3旋转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1和雨刷2一起转动,能够将挡风玻璃上的雨、雪以及尘埃等污物刮净,由于传动杆1和雨刷2之间安装有可伸缩装置,而雨刷2远离转轴3的一端的端部受窗框7的限制,在传动杆1和雨刷2旋转的过程中,雨刷2可以随窗框7各处离转轴3的距离不同而伸长或缩短,从而能够将挡风玻璃上很多原有刮雨装置刮洗不到的地方的雨、雪以及尘埃等污物刮净。
所述可伸缩装置包括轴向设置在传动杆1上的安装孔4和以及设置在安装孔4内的弹簧5,雨刷2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4内且其端部与弹簧5保持接触。传动杆1旋转刮雨的时候,随挡风玻璃的窗框7各处与转轴3距离的不同,设置在安装孔4内的弹簧会压缩或伸长,将雨刷2伸长或缩短,安装孔4将雨刷2的一端固定,使雨刷2随传动杆1一起运动。
为了得到更好的刮洗效果,在安装孔4与挡风玻璃相对的方向开有通行槽6,雨刷2伸入安装孔4内的部分通过通行槽6与挡风玻璃接触。通行槽6的开口宽度小于雨刷2的宽度,将雨刷2限制在安装孔4内,通行槽6内的雨刷2和传动杆1与挡风玻璃的接触面能够将挡风玻璃刮洗干净。
进一步的是挡风玻璃的窗框7上设置有凹槽8,雨刷2与窗框7保持接触的端部通过凹槽8与挡风玻璃的窗框7保持接触。凹槽8的设置是为了将雨刷2远离转轴3的一端限制在凹槽8内,使雨刷2远离转轴3的一端不易与窗框7脱离接触,达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铵,未经李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防堵塞自动排污护壁型回灌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承压集热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