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型导光灯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302.0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7/04;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为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型导光 灯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结构上的改良,尤指一种利用多边形的导光板,其上设有伞状分布的反射层,使应用时配合数侧照LED,而可取得有效反射以克服多重灯影,提高照明范围让发光更为均匀明亮,同时能产生仿如颗粒灯种照明效果的伞型导光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与传统灯泡相比主要优点为:体积小、反应快、寿命长、不易衰减、外表坚固、耐震动、可全彩发光(含不可见光)、指向设计容易、低电压、低电流、转换损失低、热辐射小、量产容易、环保等。因为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大,且近来蓝光白光LED及高亮度LED的制造技术相继突破。
许多专家学者在相关国家研究报告,甚至大胆评估LED技术与效能,未来将可应用于″一般照明″,而且其中光是取代家庭照明部分每年可省下一座核能电厂的发电量,所以世界各国无不使劲推动,投入人力财力之大已称得上是国际竞赛。
但是,LED发光为单向性本身不易均匀射散,使整体组成的灯具光照角度无法有效提高,故为了克服这项缺点,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以多颗多角度分布聚合一起来达成,但如此一来外形即得多方多角配置,不但制造较困难又会增加成本,而且所能产生光线射散的效果仍然有限未臻完善,尤其多颗使用时更会产生多重光影交叠错落的情形,成为其实施上无法真正取代传统照明的一大致命伤。
为此,本设计人之前提供了两种有效设计,其中中国台湾公告第M306666号一种导光板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导光片,由高透光材质所制成,其前方设有一清澈的透光层;其背面一体成型覆设有一反射层;藉此,可配合侧照光源组成超薄的照明灯,使投照的光线均匀明亮,以提高有效的照明范围。
而中国台湾公告第M317546号的一种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灯壳,其内边缘配设有数LED以侧照向中发光,而灯壳下方设有一透视窗,以及;一反射板,边端具有斜率向中间集突的高反射板体,配设在灯壳内正对透视窗位置;藉此,使LED侧照发光时,可经反射板产生良好的射散,产生足够的亮度且光源稳定不会闪烁,还可一并解决已知LED灯多重灯影的缺点。
其两者结构虽然已有不错的发光效果,但上述的设计都仅适用于长形照明为主,其并无法作为圆形天花板嵌灯等相类似的单颗灯种上的使用,故产品在多元规划上还非完善,为此本设计人乃精益求精更积极投入研究改良,终于成功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伞型导光灯具结构,利用多边形的导光板,其上设有伞状分布的反射层,使应用时配合数侧照的LED,而可取得有效反射以克服多重灯影,提高照明范围让发光更为均匀明亮,同时并能产生仿如颗粒灯种照明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型导光灯具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凹容间、一导光板、及数LED发光二极管,该导光板呈多边形由高透光材质所制成,配置在凹容间内,其前方设有一清澈的透光层,于背面覆设有一整片反射层,该数LED发光二极管设在凹容间与导光板的间隙中,从导光板侧照向中发光,其特点是:所述反射层呈伞面状,以外高内低向中心锥尖部集中倾斜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型导光灯具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灯壳、一导光板、数LED发光二极管,该灯壳内设有凹容间,该导光板呈多边形由高透光材质所制成,配置在该凹容间内,其前方设有一清澈的透光层,于背面覆设有一整片反射层,该数LED发光二极管设在凹容间与导光板的间隙中,从导光板侧照向中发光,其特点是:所述反射层呈伞面状,以外高内低向中心锥尖部集中倾斜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再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型导光灯具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灯壳、一导光板、及数LED发光二极管,该灯壳内设有凹容间,该导光板呈六边形由高透光材质所制成,配置在该凹容间内,其具有一清澈的透光层及一反射层,该数LED发光二极管设在凹容间与导光板的间隙中,从导光板侧照向中发光,其特点是:所述透光层背面凹设一伞状面,该反射层直接覆设于该伞状面上方;该伞状面具有六个区隔相连的三角弧形伞片,其每一伞片呈两边低包而中间弧突配置,并以外高内低向中心锥尖部集中倾斜分布。
藉此,透过伞型反射层由外向内倾斜集中反射,而可取得有效反射以克服多重灯影,提高照明范围让发光更为均匀明亮,同时并能产生仿如颗粒灯种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在凹部容间的组合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在灯壳内的组合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在灯壳内的组合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坤典光电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善的身体贴合性的柔韧吸收制品
- 下一篇:用于提高电机效率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