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端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986.2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厚文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22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端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饮水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端杯架。
背景技术
一般当餐厅、会议室或家里来顾客、贵宾或亲朋时都会给顾客、来宾或亲朋添茶倒水,但在端水时第一由于人手有限,每次端水数量只能是一到两杯、效率太低;第二由于水温较高、不易长距离端送;第三在端送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将杯中的热水洒出,会烫伤自己或他人肌肤,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端杯架,使用该端杯架不但能提高水杯端运数量及距离,而且可提高水杯在端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逐层垒放的杯套2;并且杯套2活动连接在壳体1上。
在壳体1上安装有转轴3,在杯套2上设有轴套4,杯套2通过轴套4与壳体1的转轴3连接。
在壳体1上安装有1或2根转轴3。
在杯套2上还设有手把卡槽5。
手把卡槽5与轴套4分别位于杯套2的两侧,并且相对杯套2的中心轴对称。
在壳体1的上端设有盖板6,在其下端设有底板7。
在壳体1上还设有手把8。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设有上下端盖的壳体内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多个杯套,并在壳体上设置手把,这样在端水的过程中可先将多个杯套从壳体中旋出,并在其内放入水杯后将其拨转回壳体内。这样端送茶杯时本发明就可长距离的端运多个茶杯,提高端水效率与速率;同时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板和相互垒加的杯套在端运过程中可以防止茶杯中的热水溅出,烫伤肌肤;设置在杯套上的是的手把卡槽不仅可对放入杯套内的茶杯进行定位,而且可以方便旋转杯套。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杯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上安装有1根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上安装有2根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作,其形状为半圆柱形(如图3)或两背对背连接的半圆柱形(如图4),在壳体1的上端设有盖板6,下端设有底板7,并且在壳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手把8;在壳体1上还安装有转轴3,当壳体1的形状为半圆柱形时转轴3的数量为1根,当壳体1的形状为两背对背连接的半圆柱形时转轴3的数量为2根;为了能一次端多个茶杯,在壳体1内逐层垒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杯套2,在杯套2的一侧制作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套4;这样垒放在壳体1内的杯套2就可通过轴套4与壳体1的转轴3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杯套2可沿转轴3旋转。同时本实用新型为适应各种杯形,在杯套2上还开设有一个长方形手把卡槽5,设置在杯套2上的手把卡槽5与轴套4分别位于杯套2的两侧,并且相对杯套2的中心轴对称。这样伸出杯套2的茶杯手把即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还可方便将杯套2旋出及对茶杯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厚文,未经郑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