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梗杆皮松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638.5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梁有为 |
主分类号: | B27J3/00 | 分类号: | B27J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200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梗杆皮松 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松脱树梗杆皮的机械。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蚕桑大国,蚕桑资源极其丰富,拥有800万亩桑园。每年冬、夏两季都要对桑树进行剪枝,剪下来的废枝梗过去主要用于当柴禾烧掉,现在由于石油液化燃气的普及,桑枝梗基本上派不上柴禾的用场,大量桑枝梗堆积地头,成为难以处理的垃圾。桑枝皮富含果胶和纤维,近年来,利用废弃桑枝(皮)提取果胶、提取纤维的研究已经获得成功,并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生产。桑皮纤维制品的原料是桑树皮。怎样取其皮、怎样取得好皮、怎样多快好省地取皮,这是关系到桑皮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问题。据资料表明,当前桑树皮的剥取尚无成熟的机具,纯粹是靠手工作业。根据实际操作显示,一个劳动力一天最多能剥取得干皮8~9公斤,相当于处理桑树梗量80~90公斤,由于是靠手指的手力来化解桑树梗杆皮之间的结合力,因此会对手指造成伤害,另外,纯手工的桑皮剥取,也容易造成裂皮或断皮,这不仅影响了工效,而且还影响到桑皮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梗杆皮松脱机,它主要解决的是手工剥取树梗杆皮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裂皮或断皮,影响到树梗杆皮的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有一由动力机驱动的减速传动装置,该减速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一侧设有支承面,在支承面的一侧设有输送辊。
安装上述减速传动装置的机架与上述支承面的机件之间可以装有复位弹簧的活动连接,上述支承面可以是一机架的台面;上述动力机驱动的减速机传动装置可以是一个由电动机带动的减速机,该减速传动装置的安装基板与上述机架可以通过铰链连接,上述机架上可装有导向杆,在该导向杆上可装有作用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安装基板的复位弹簧;上述偏心轮可由偏心安装在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的轮芯和装在该轮芯外的滚动轴承组成,也可以由轮芯和该轮芯外的滑动轴承组成;所述偏心轮的轮芯可以由轴承内圈代替;上述输送辊可以由所述动力机驱动,也可以由独立的动力机驱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本机可以将树梗在支承面上受偏心轮的碾压而将其杆和皮的结合被破坏而松脱,因此,再采用人工剥皮的难度大大降低,该机配合两人操作可比采用纯手工剥皮的工效得到大大提高;以剥桑树皮为例可提高工效5~6倍。
2、经过碾压加工的桑枝,裂皮或断皮的现象大为减少,保证了树梗杆皮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机架1,该机架通过铰链2与减速机传动装置的安装基板3连接,机架1上装有导向杆4,在该导向杆上装有作用于减速机传动装置的安装基板的复位弹簧5,该减速传动装置的输出轴6上装有偏心轮,该偏心轮的一侧设有支承面,在支承面的一侧设有由动力机驱动的桔杆输送辊7,支承面是该机架的台面,动力机驱动的减速机传动装置是一个由电动机带动的减速机,偏心轮由偏心安装在减速传动装置的输出轴6上的轮芯8和装在该轮芯外的滚动轴承9组成。
工作时,接通电源,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减速机旋转,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旋转并带动固定于轴上的偏心轮旋转,减速机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传动带带动桔杆输送辊旋转,匀速送入的树梗在通过偏心旋转的偏心轮与支撑面之间被碾压,树梗送达桔杆输送辊之后,由桔杆输送辊接替输送。经过碾压处理的树梗,杆皮松脱,用手即可轻松剥取其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梁有为,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梁有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