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薄膜的传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585.7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2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伦珍;谭敦勇;莫元玲;冷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0 | 分类号: | B65H16/00;B65H20/02;B65H23/04;F42B39/00;B65B41/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11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业炸药小药卷包装过程中自动传送包装用塑料薄膜的塑料薄膜的输送机构,属于炸药卷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炸药的制造过程中,炸药小药卷是在炸药生产的装药工序通过采用工业炸药装药机将工业炸药填充到卷筒内形成的,炸药卷制作好以后,需要对炸药卷进行包装才能成为可以出厂的炸药成品。在现有技术中,从制作炸药卷的装药工序将制作好的炸药卷输送到炸药卷包装工序以及对炸药卷进行包装都需要由人工进行操作,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工人在进行炸药卷包装的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引起炸药卷爆炸的话,就会严重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炸药卷包装过程中能自动进行塑料薄膜输送的塑料薄膜的输送机构,代替炸药包装过程中由人工进行小药卷装袋的操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卷筒(1),卷筒(1)安装在2块支撑板(3)之间,在支撑板(3)之间设有滚筒(2),塑料薄膜(5)缠绕在卷筒(1)和滚筒(2)上。在支撑板(3)上设有纠偏装置(4)。纠偏装置(4)包括电机(6),电机(6)连接推杆(7),推杆(7)连接支撑板(3),在支撑板(3)下方设有支撑座(11),支撑板(3)通过滑杆(8)与支撑座(11)上的滑套(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是将包装炸药卷用的塑料薄膜自动输送到炸药卷包装装置上,在塑料薄膜输送过程中,如发生塑料薄膜跑偏,机构中的纠偏装置能够纠正塑料薄膜的运动轨迹。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和纠偏等优点,使炸药包装过程中塑料薄膜的输送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向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作放置塑料薄膜5的卷筒1,将卷筒1安装在2块支撑板3之间,在支撑板3之间安装多个滚筒2,可以调节塑料薄膜5的松紧程度,塑料薄膜5缠绕在卷筒1和滚筒2上,再传送到包装装置10上。在支撑板3上还安装有纠偏装置4,可以纠正塑料薄膜5出现的偏移。
纠偏装置4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本实施例中,纠偏装置4的构造包括电机6,电机6连接推杆7,推杆7连接支撑板3,在支撑板3下方安装支撑座11,支撑板3通过滑杆8与支撑座11上的滑套9连接,通过包装装置10的检测信号,通过电机6带动推杆7,带动支撑板3左右移动,就可以调节塑料薄膜5在包装装置10上的左右间距,纠正塑料薄膜5的偏离。
本装置的作用是输送塑料薄膜5到炸药卷包装装置10上,如图3所示,卷筒1上的塑料薄膜5经过多个滚筒2的传递,然后连接到炸药卷包装装置10上,由炸药卷包装装置10提供动力带动卷筒1及滚筒2的转动,塑料薄膜5如果产生偏移,包装装置10发出检测信号,调节纠偏装置4,使得支撑板3、卷筒1和滚筒2移动,调节塑料薄膜5左右两端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