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收割机运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415.9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海 |
主分类号: | B62D61/00 | 分类号: | B62D6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2842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收割稻麦用的联合收割机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联合收割机的运动机构包括前轮和后轮,其前轮和后轮通过履带连为一体,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其通过履带着地行走,所以就存在以下的问题:
1、因为在轮子上包裹有履带,所以在转弯时需要转很大的角度才能将头掉转,即要求在转弯的地方要足够的大,因此在丘陵地形的小田地里面作业的时候,因为其边角地方的地方比较狭窄,若采用有履带的行走装置进行作业则就收割不到比较狭窄的地方,不能一次性完成整个小田地的收割。
2、在土较软的地方进行作业时,由于机器自身的重量,往往履带容易陷入泥土中而不能再继续前进,所以其非常不适合在泥土较软的田地中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窄田地进行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联合收割机运动机构,包括通过机架连接为一体的行走轮,行走轮包括前轮与后轮,所述行走轮为至少三个且各自独立。通过设置的至少三个各种独立的行走轮,在转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提起后轮而转动前轮,可以就地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弯,转弯占用面积小,因此在很窄的田地中作业或者对田地的边角进行作业的时候很容易转弯,便于一次性完成收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行走轮为四个。通过设置的四个行走轮,其在作业的时候运动更为平稳,便于作业。
进一步的是,所述后轮设置为浮动轮。通过将后轮设置为浮动轮,使得联合收割机在作业的时候不易陷入泥土中去,适合在较稀泥土的田地中进行作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在后轮的两侧设置有辅助轮。通过设置的辅助轮可以辅助后轮运动,且可以对后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轮设置为浮动轮。通过将前轮也设置为浮动轮,就更为大大的提高了整机的浮力,使得在较稀泥土的田地中进行作业甚至在水田中进行作业的时候也不会因为整机的重力而陷入泥土之中去。
进一步的是,在浮动轮的两侧设置有前辅助轮。通过设置的辅助轮可以辅助前轮运动,且可以对前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浮动轮为锯齿形浮动轮。通过将浮动轮为锯齿形浮动轮,使得在前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锯齿形浮动轮用力向后推动泥土而前进,增加了行走的动力,从而整机将不容易陷入泥土之中。
进一步的是,在锯齿形浮动轮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承辊。通过设置的支承辊可以对锯齿形浮动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强锯齿形浮动轮的刚性,避免因受力过大而将其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至少三个各种独立的行走轮,在转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提起后轮而转动前轮,可以就地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弯,转弯占用面积小,因此在很窄的田地中作业或者对田地的边角进行作业的时候很容易转弯,便于一次性完成收割。通过将后轮设置为浮动轮,使得联合收割机在作业的时候不易陷入泥土中去,适合在较稀泥土的田地中进行作业。而且这种结构的联合收割机体积小,重量轻,尤其适合在南方丘陵地带的小田地中进行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前轮1、后轮2、机架3、后辅助轮4、支承辊5、前辅助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运动机构,包括通过机架3连接为一体的行走轮,行走轮包括前轮1与后轮2,所述行走轮为至少三个且各自独立。通过设置的至少三个各种独立的行走轮,在转弯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提起后轮2而转动前轮1,可以就地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弯,转弯占用面积小,因此在很窄的田地中作业或者对田地的边角进行作业的时候很容易转弯,便于一次性完成收割。所述的至少三个行走轮各自独立是指行走轮之间不需要通过履带等设备连接在一起,便于在窄的田地中转弯。行走轮可以设置为三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行走轮为四个。通过设置的四个行走轮,其在作业的时候运动更为平稳,便于作业,可适当地减少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海,未经李长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放电加工机
- 下一篇: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子经纬仪光电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