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旋叶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592.X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银;樊灵;顾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344 | 分类号: | F04C18/344;F04C29/12;F04C29/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压缩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盖上实现进气的双工作腔旋叶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旋叶压缩机中,装有多个叶片的转子由主轴带动在汽缸体中旋转,汽缸体设于压缩机外壳内且汽缸体的内腔表面为近似椭圆形状,转子将汽缸内腔分隔成上下两个工作腔,通过叶片的旋转,由叶片分隔成的空间形成了体积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循环变化的压缩腔,从吸气口吸入到压缩腔中的制冷气体被压缩并从排气口排放出去。
图1是这种传统旋叶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而图2是沿图1中线A-A的剖视图。图3是拆除离合器和前盖后的端面视图。
参考图1-图3所示,压缩机外形由一个端部开口的外壳11和安装到此开口侧的前盖12形成。在外壳11中,带有内腔边143为基本椭圆形的汽缸体14设置于前端盖13和后端盖15之间,装有多个叶片26的转子27可旋转地设置在汽缸体14中。
带动转子27整体旋转的主轴18穿过前端盖13延伸。它的前端部分延伸到压缩机前盖12端壁上的唇形轴封19之外,而其后端部分由后端盖15支撑。在主轴的前端安装了装有皮带轮10的电磁离合器16,从而可接受来自发动机(未示出)的曲轴皮带轮的扭矩,使得主轴旋转。
压缩机吸气口121在前盖12上,前端盖轴颈133安装在前盖轴孔123中,前端盖左端面134与前盖内腔122构成Y型吸气通道,制冷气体从吸气口121进入,经Y型吸气通道分成两路,流向前端盖13上的两个进气孔131和132,以供压缩机工作时双工作腔21和22吸气。制冷气体在进入这两个进气孔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吸气腔31和32,另一部分经汽缸体14上的两个低压通气孔141和142流向后端盖15处两个进气凹槽,再被吸入吸气腔。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吸气腔双向吸气过程。前端盖右端面135与汽缸体14及后端盖左端面151构成压缩机的工作腔21和22。
上述压缩机结构,其前盖12和前端盖13功效在于:构成工作腔21和22的一个侧面;构成从吸气口121到工作腔的进气通道;与外壳11和汽缸体14联接;支撑主轴18和安装轴封19等。此结构复杂,使用材料多,压缩机外形轴向尺寸较长,压缩机生产成本较高,在大批量生产中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尺寸更小,生产成本较低的紧凑型旋叶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紧凑型旋叶压缩机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排气口,外壳内具有外壳内腔和外壳油池;汽缸体,安装于所述外壳开口的一端,该汽缸体具有椭圆形状的内腔表面;前盖,固定到所述外壳开口的一端,并连接所述汽缸体的一个端面,所述前盖具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进气结构与汽缸体连通;后端盖,固定到所述汽缸体的另一个端面,所述后端盖具有排气孔,连通所述汽缸体和所述外壳内腔;转子,具有多个叶片,所述汽缸体的内腔表面、前盖、后端盖和转子的外表面限定所述旋叶压缩机的工作腔,并且,所述多个叶片将汽缸体的内腔划分成多个压缩腔;主轴,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主轴固定在所述前盖和后端盖上,主轴驱动转子以及其上的叶片旋转。
其中,前盖及后端盖上都设有轴孔,所述主轴由前盖及后端盖上的轴孔支撑;所述前盖具有密封圈槽,并通过橡胶O型圈与外壳实现密封。
前盖的轴孔的周围上设有两个月形凹槽,用于存放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对叶片产生背压,使压缩机在启动和工作时叶片与汽缸体内腔表面保持接触;前盖上还设有斜孔,外壳油池中的润滑油由此孔进到前盖的轴孔,在轴孔与主轴之间产生油膜,进行润滑并使主轴浮于轴孔中。
所述前盖的吸气口和汽缸体之间连通的进气结构的第一种形式包括:制冷气体进入前盖的吸气口,通过进气通道分成两路,一路经前盖端面槽到达汽缸体第一进气口,另一路经直通道到达汽缸体第二进气口;制冷气体在此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处又再次分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被吸入吸气腔,另一部分经汽缸体上的低压通气孔流向后端盖处的两个进气凹槽,再被吸入吸气腔。
所述前盖的吸气口和汽缸体之间连通的进气结构的第二种形式包括:制冷气体进入前盖的吸气口,直接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一直通道到达第一前盖端面进气口,另一路经第二直通道到达第二前盖端面进气口。
所述前盖的吸气口和汽缸体之间连通的进气结构的第三种形式包括:制冷气体进入前盖的吸气口,通过进气通道到达前盖端面第一进气口,在前盖端面第一进气口处,一部分制冷气体经前盖端面上的弧形通槽到达前盖端面第二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5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高温餐具消毒节能烘箱
- 下一篇:烟气挡板门的执行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