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汲液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9456.0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殷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昌(苏州)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14 | 分类号: | B65D83/14;B65D83/7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汲液容器,尤其是涉及真空汲液容器上的按压头部。
背景技术
目前真空汲液容器为人们所广为使用,例如用于盛装化妆品、药品或其他需密封保存的物质,真空汲液容器的原理和大致的结构人们并不陌生。
现有技术中,真空汲液容器包括一个按压头部、抽真空装置和设置在按压头部与抽真空装置之间的柱塞管,按压头部上设有出液嘴和与所述的出液嘴相通的进液口,柱塞管是中空的且位于按压头部内部并与进液口相通,通常进液口容入到柱塞管中,柱塞管外套有压缩复位弹簧,抽真空装置(即真空泵)主要包括柱塞杆、泵体、泵活塞、单向阀和抽真空室。按压所述的按压头部,柱塞管在压下压缩复位弹簧的同时,其下端会进入到抽真空室,推动柱塞杆和泵活塞使得抽真空室内的空气/液体受到压缩,液体流入柱塞管中,并流向出液嘴的进液口,最终从出液嘴中流出。松开按压头部,柱塞管在压缩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对抽真空室进行抽真空,使得单向阀开启,将溶液腔内液体抽入抽真空室,同时活塞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溶液腔内的液体始终处于充满状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汲液容器的按压头部与柱塞管相分离地设置,一方面结构繁琐并且出液不够稳定,可靠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真空密封性可能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真空密封性更好的真空汲液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汲液容器,其包括按压头部、抽真空装置和设置在按压头部与抽真空装置之间的柱塞管,所述的按压头部上设有出液嘴和与所述的出液嘴相通的进液口,所述的柱塞管是中空的且与所述的进液口相通,其中所述的柱塞管与所述的按压头部一体地设置,所述的柱塞管的上端口设置在按压头部内壁上且与所述的出液嘴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如下:1、柱塞管与按压头部一体地设置,使得整个真空汲液容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因此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更少,出液更稳定,可靠性更高;2、柱塞管直接与出液嘴直接连通,进液口位于柱塞管内部,因此真空密闭性更好,可以更好的保护内容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汲液容器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真空汲液容器的按压头部的主剖视图;
其中:1、按压头部;11、出液嘴;12、进液口;13、限位筐;2、抽真空装置;3、柱塞管;4、压缩复位弹簧;5、柱塞杆;6、泵体;7、抽真空室;8、活塞;9、单向阀;10、溶液腔;20、气腔;21、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真空汲液容器,其包括按压头部1、抽真空装置2、溶液腔10、气腔20、将容器的腔体分隔成溶液腔10和气腔20的活塞30、设置在按压头部1与抽真空装置2之间的柱塞管3,柱塞管3外套有压缩复位弹簧4,抽真空装置2(即真空泵)主要包括泵体6、泵活塞8、单向阀9、抽真空室7和柱塞杆5。柱塞杆5的上端部容入到柱塞管3中,气腔20上设有一进气孔21。
如图2所示,按压头部1上设有出液嘴11和与所述的出液嘴11相通的进液口12,柱塞管3是中空的且与所述的进液口12相通,柱塞管3与按压头部1一体地设置,柱塞管3的上端口设置在按压头部1内壁上且与出液嘴11相连通。按压头部1内壁上还设有限位筐13,该限位筐设置在柱塞管3的外围,主要用来限制柱塞管3外压缩复位弹簧4的位置。
图中所示的真空汲液容器中各部件都是由塑料制成,由于塑料部件不易于与真空瓶内的内容物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性更高。
按压按压头部1,柱塞管3在压下压缩复位弹簧4的同时,其下端会进入到抽真空室7,推动柱塞杆5和泵活塞8使得抽真空室7内的空气/液体受到压缩,空气/液体流入柱塞管3中,并流向出液嘴11的进液口12,最终从出液嘴11中流出。松开按压头部1,柱塞管3在压缩复位弹簧4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柱塞杆5和泵活塞8,对抽真空室7进行抽真空,使得单向阀9开启,将溶液腔10内液体抽入抽真空室7,同时活塞8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得溶液腔10内的液体始终处于充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昌(苏州)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殷昌(苏州)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