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火喷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9031.X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毅;王晓东;梁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能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31400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喷具。
背景技术
现有灭火喷具的结构大都为单层喷筒结构,通过喷筒上部连接弯管及螺母接灭火器。
但是,上述结构的喷具由于是单层喷筒结构,喷射时容易产生静电,影响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单层结构会使喷筒工作温度降低,容易结霜,降低灭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灭火喷具,可以防止静电产生,保证使用时安全;另外,可以保证工作温度,确保灭火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灭火喷具,包括,外喷筒,呈喇叭状,为一具有进口、出口的筒体结构;内喷筒,呈喇叭状,为一具有进口、出口的筒体结构;装设于外喷筒内,其出口端外侧面凸设一与外喷筒出口端内壁配合的固持部;连接管,其一端插设连接于内喷筒,另一端设置供联结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的外喷筒出口端内壁向内弯折形成一突出内壁的卡持部;所述的内喷筒出口端面抵靠于该卡持部。
所述的外喷筒进口端、出口端连接处形成一台阶,沿台阶圆周设有通孔,该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少静电发生。
所述的内喷筒进口端的内壁设凸起,对应地,所述的连接管外壁设有供该凸起卡持的凹槽;该内喷筒进口端的内壁凸起可以为环行凸起,对应地,所述的连接管外壁的凹槽为环行凹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管与螺母联结处形成一凸起,该凸起位于螺母内侧的管体上,凸起与螺母之间设垫片,凸起外缘套设一保护套,凸起外侧的管体上还套设密封圈。
所述的外、内喷筒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外层设计,使工作筒外再罩设一保护筒,可以防止静电产生而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另外,内外层设计也可以保证了内层的温度,进一步确保气体工作温度,提供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喷筒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喷具,包括,外喷筒1、内喷筒2、连接管3;
外喷筒1,呈喇叭状,为一具有进口、出口的筒体结构;外喷筒1出口端内壁11向内弯折形成一突出内壁的卡持部12;所述的外喷筒进口端、出口端连接处形成一台阶13,沿台阶圆周设有通孔131。
内喷筒2,呈喇叭状,装设于外喷筒1内,其出口端外侧面凸设一与外喷筒1出口端内壁11配合的固持部21;其出口端面22抵靠于外喷筒1的卡持部12;该内喷筒2进口端的内壁设环行凸起23;
所述的外、内喷筒1、2为塑胶材质。
连接管3,其一端插设连接于内喷筒2,另一端设置供联结的螺母4;该连接管3为弯管结构;连接管3与螺母4联结处形成一凸起31,该凸起31位于螺母4内侧的管体上,凸起31与螺母4之间设垫片5,凸起31外缘套设一保护套6,凸起31外侧的管体上还套设密封圈7;所述的连接管3外壁还设有供该内喷筒2进口端的内壁设环行凸起23卡持的凹槽32;以此所述的连接管3与内喷筒2相联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能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能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9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盆与落水头组合结构
- 下一篇:汽车燃料废气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