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脐带钉合剪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8967.0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启程 |
主分类号: | A61B17/138 | 分类号: | A61B17/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国芳 |
地址: | 200126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脐带 剪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脐带钉合并剪断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脐带处理是接新生儿时的一个必要步骤。目前,医院里处理脐带的通常方法是用塑料夹夹闭脐带,再用剪刀在两个塑料夹之间将脐带剪断以便新生儿和母体分离。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多道手续才能完成对新生儿脐带的处理,这样既费时也费事,而在接生时,医务人员同时还要进行其它事情,例如照顾产妇等,所以能否快速处理脐带对接生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现有技术处理的结果是,在脐带被剪断后,塑料夹留在脐带残端上,一般需24小时后再视情况是否将塑料夹去除。因塑料制品夹闭的可靠性不高,操作时要求操作人员非常慎重。且塑料夹较大,留在脐带残端对脐带的护理十分不便,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如何缩短脐带处理的时间,提高脐带处理的效率,以克服现有脐带剪的塑料制品夹闭可靠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以及塑料夹较大留在脐带残端而及易导致并发症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处理新生儿脐带、节省时间、护理方便的脐带钉合剪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脐带钉合剪断器,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相对设置并枢接,在所述第一支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咬合部,在所述第二支臂内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咬合部处设置有第二咬合部,所述第一咬合部可与所述第二咬合部咬合;所述第一咬合部为所述第一支臂上用于放置脐带的凹部,所述第二咬合部为所述第二支臂上对应所述凹部的凸部;所述第一咬合部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上并列、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钉的第一钉槽及第二钉槽,所述第二咬合部在所述凸部的外表面上对应所述第一钉槽及所述第二钉槽处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钉的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咬合部在所述第一钉槽与所述第二钉槽之间或所述第二咬合部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之间设置有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具有一用于切割所述脐带的工作面。
具体的,所述切割件为一具有所述工作面的三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咬合部或所述第二咬合部上。
另外,所述切割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咬合部或第二咬合部内,所述切割件的工作面高于所述咬合部的咬合面。
作为替代,所述切割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收容部内,所述切割件连接有一按压部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支臂中;所述切割件的工作面低于所述咬合部的咬合面;所述按压部暴露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支臂外,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或第二支臂问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按压部处于按压状态时所述切割件的工作面高于所述咬合部的咬合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通过一枢轴枢接,并在所述枢轴上设置有弹性夹而使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保持常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不仅能一次完成脐带的钉合及剪断,且钉合钉是金属钉,钉合可靠,体积小,无须特殊护理,不需去除,其可随脐带残端自行脱落。这样,简化了操作手续,加快了剪脐程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脐带钉合剪断器在钉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去除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脐带钉合剪断器在钉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脐带钉合剪断器1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在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的末端设有销孔,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呈相对状设置并通过销孔内的销轴2可转动地枢接在一起。在枢轴上套设有弹性夹(图中未示出),弹性夹的两伸出端分别卡在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中,从而使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保持常开状态。在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受到向内的挤压力时,弹性夹变形使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可靠拢咬合。
在第一支臂11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咬合部,具体的,为凹部13,用于放置脐带。如图3所示,在凹部13内表面上以一定间距设置第一钉槽131和第二钉槽132,第一钉槽131和第二钉槽132的尺寸相同,用于放入金属钉3(见图1),钉槽的深度足以将金属钉3部分收容在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启程,未经任启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8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