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6386.3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许益;徐婧;查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21316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声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发展,对于其上使用的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型扬声器是其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对其要求也不断提高。
相关技术的微型扬声器100’如图1所示,其上设有音圈(未图示),支架1’和下夹板2’,一般在音圈正下方的支架1’或下夹板2’上开有透气孔3’。
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多朝轻、薄方向发展,其内部腔体的体积越来越小,受腔体体积缩小的限制,相关技术的微型扬声器100’,在装机后其透气孔3’很容易被堵住,影响微型扬声器100’的传声性能。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实有必要对微型扬声器的结构提出革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声良好的微型扬声器。
该微型扬声器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极芯、导磁柱、导磁环,上夹板和下夹板;辅助系统包括盆架和上盖等,所述下夹板设有外缘部和连接外缘部的平板部,该平板部包括上表面和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于下夹板上自外缘部向平板部延伸有若干连续的槽孔,且该槽孔自下夹板的上表面贯穿其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扬声器,所述连续的槽孔同时贯穿下夹板的外缘部和平板部,当平板部上槽孔被挡住时,声音可通过位于外缘部上的槽孔传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微型扬声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的下夹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微型扬声器100的实施方式。
本微型扬声器100包括振动系统(未标示),磁路系统(未标示)和辅助系统(未标示),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11和音圈12;磁路系统包括极芯21、导磁柱22、导磁环23,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辅助系统包括盆架31和上盖32,阻尼布33和接线架34。
振膜11包括外围部111,中间部112和连接外围部111和中间部112的连接部113,该连接部113呈弓起状,其上设有若干加强槽1134,以保证振膜11的强度。
音圈12呈环状,其由连续的金属片(未标示)和包设于金属片外围的绝缘层(未标示)组成。该金属片的断面为螺旋状缠绕、整体呈筒状。音圈12与振膜11通过胶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导磁柱22为短圆柱;导磁环23则为中空的短圆柱,导磁柱22的直径小于导磁环23的直径,这样,于导磁柱22和导磁环23间形成有收容音圈12的间隙(未图示)。当音圈12置于极芯21、导磁柱22、导磁环23,上夹板24形成的封闭磁场内并通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12受到一个交变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从而带动振膜11振动,发出声音。
盆架31上分布有若干发声用的泄露口311,且此泄露口311皆为通孔。
下夹板25为封闭的圆形板状,其包括外缘部251和连接外缘部251的平板部252。该平板部252包括上表面2521和与上表面2521相对的下表面2522。于下夹板25上设有若干自外缘部251向平板部252延伸的连续的槽孔253;所述槽孔253自外缘部251一直延伸到音圈12在下夹板25的投影(未图示)内;所述槽孔253自下夹板25的上表面2521贯穿其下表面2522。另外,为配合实际应用,下夹板25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及尺寸。
上盖32为一中空片体。
阻尼布33为两个半环形片体,其一方面可防止外部灰尘进入微型扬声器100内,另一方面该阻尼布33可调整该微型扬声器100的性能,实现较好音质的传输。
所述连续的槽孔253同时贯穿下夹板25的外缘部251和平板部252,当平板部252上槽孔253被挡住时,声音可以通过位于外缘部251上的槽孔253传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6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保险杠散热器面罩总成
- 下一篇:全自动隐形电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