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隐蔽式防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629.1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0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晓东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G08B13/22;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6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隐蔽 防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隐蔽式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现在石油仍是诸多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使其价格不断攀升,至使在开采过程中偷盗问题日趋严重,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增产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偷盗方面深挖潜力。
我国油田面积大,油井分散,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盗窃原油犯罪活动猖獗,对生产单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破坏油田管理秩序,给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抽油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不少油田的一些区块安装过远程测控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过许多问题,究其实质制约抽油机监测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油井的工作环境恶劣;油井远程监控系统一般安装在露天的环境下,其防盗防破坏难以达到实用要求;系统维护功能不强,安装分散,加之许多油区的治安状况较差,系统设备极易被盗和破坏,防盗系统不能很好的起到防盗作用。
为解决偷盗问题,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前采用最多的防盗方法为防盗阀门、防盗箱,远程监控系统,防盗阀门需专用工具才能打开,但这种工具很容易制作,根本起不到防盗作用,而采油工开关时还要带专用工具增加了负担,对于防盗箱仍有被撬、对于遥控器仍有破解可能,远程监控系统的探测部分因裸露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均不能起到完全防盗作用。对于防盗产品各种新技术虽层出不穷,但针对油井还没有一种真正有效的防盗产品。
偷盗不仅影响正常生产,更给生产单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间接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难道就没有一种有效的防止偷盗的方法吗?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经过长期努力,大量实验,终于研发出一种全新的隐蔽式防盗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油田用隐蔽式防盗系统,它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隐蔽的,依地形而建的体积探测场,使入侵者无法察觉探测系统的存在,所以就无法避开本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隐蔽式防盗系统,所述防盗系统由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构成,所述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远程通讯连接;所述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全部埋入地下完全隐蔽形成一个警戒空间范围,由电源、警戒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电路、DTU模块、断路系统和遥控接收电路构成;所述警戒系统为泄漏电缆警戒系统,包括探测电缆和报警探测器,探测电缆和报警探测器连接;所述探测电缆为泄漏电缆,由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组成,发射电缆和接收电缆平行安装,发射电缆中的发射单元产生高频能量馈入发射电缆中,在警戒空间范围内建立电磁场,同时被平行安装的接收电缆接收;所述电源、DTU模块、报警探测器、断路系统和遥控接收电路和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安装在一个警戒控制箱内,所述电源为整个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提供电源,所述DTU模块、报警探测器、断路系统和遥控接收电路分别和数据采集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设置有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分别和数据采集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设置有交流接触器和电子灭弧器,所述交流接触器和电子灭弧器分别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数据采集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设置有恒温电路,所述恒温电路和交流接触器和电子灭弧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DTU模块安装有天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可以为电池电源,由电源和后备电池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监控中心系统设置有短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油田现场警戒控制系统可全部埋入地下完全隐蔽,因为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泄漏电缆警戒系统,由电缆发射单元产生高频能量馈入发射电缆中,在警戒空间范围内建立电磁场,同时被平行安装的接收电缆接收,当入侵者进入两根电缆形成的感应区内时,这部分电磁能量受到扰动,引起接收信号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信号经放大处理后被检测出来,并发出报警信号,感应电缆可埋在任何介质里,如土壤,沙地,粘土,混凝土或沥青等,且电缆可环绕任意形状的警戒区域周界,也不受地形、地面不平坦等因素的限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隐蔽的、依地形而建的体积探测场,使入侵者无法察觉探测系统的存在,所以就无法避开本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晓东,未经任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