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5483.0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0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英;张哲;王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英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河北省保定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肠装置,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中,灌肠是向大肠内灌注液体以协助病人排便、排气的常用方法。有时也通过向肠内灌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传统的灌肠装置由灌肠筒、橡胶管、肛管组成,肛管为医用胶管,肛管的管壁较厚,具有一定硬度,在其顶端和顶部侧端均开有排液孔。其结构复杂,灌肠速度不易控制,灌肠量不好观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灌肠装置由输液管、吸痰管相连组成,外接输液瓶等储液装置,此结构的灌肠装置对紧张的病人以及大便干燥的病人在插入肛管时常常遇到困难,特别是由于输液管与吸痰管衔接不紧密而出现漏液问题。使用中,不但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灌肠装置存在的导液管与肛管连接不紧密造成的漏液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灌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肠装置,结构中包括导液管、肛管,导液管和肛管均为医用胶管,肛管的管壁较厚,具有一定硬度,在其顶端和顶部侧端均开有排液孔,导液管与肛管连接端设有带有锥度的接插头,该带有锥度的接插头与肛管的尾端插接且密封连接,使导液管与肛管连通后保证了连接处的密封性。
所述的灌肠装置,在制作时,接插头与导液管可以加工为一体。
为了控制灌入液体的速度,在导液管上设有调速开关,还设有观察壶,以观察灌入液体的速度和数量。所说的调速开关和观察壶与现有一次性医用输液器上的调速开关和观察壶完全一样。
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便宜,方便好用,灌肠速度可随意控制,灌肠量一目了然,避免了传统灌肠筒反复消毒造成的胶皮管硬化,解决了常用的一次性灌肠装置吸痰管插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传统的灌肠装置使用方法相似。将灌肠装置导液管上端与储液瓶或储液罐连通即可使用。灌肠前,先向病人作好解释,使之了解灌肠的目的以取得合作。遮挡病人,使病人取左或右侧卧位,不能自行控制排便的病人,可使取仰卧位,置便盆于臀下,用一次性尿垫保护床铺。灌肠前,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摩擦。打开调速开关,排出少量液体以排净管内的空气后关闭开关。分开病人臀部,将肛管自肛门缓慢插入直肠内10-15厘米。插入时如遇到阻力,可先灌入少量液体,然后轻轻拔出少许肛管,转动一下再行插入。当肛管插入到适当深度后,开放调速开关,使溶液漫漫流入,全部溶液在5-10分钟灌注完毕。在灌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溶液流入情况。如病人有便意,应鼓励病人张口作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待溶液将流完时,关闭调速开关,取出肛管,完成操作。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本灌肠装置为一次性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代表的含义是:
1、储液瓶2、观察壶3、导液管4、调速开关5、接插头6、肛管7-1、排液孔7-2、排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灌肠装置使用时,其导液管3上端与储液瓶1相连接。灌肠装置结构中包括导液管3、肛管6,导液管3和肛管6均为医用胶管,肛管6的管壁较厚,具有一定硬度,以便于操作。在肛管6的顶端开有用于排出液体的排液孔7-2,顶部侧端开有排液孔7-1,导液管3与肛管6连接端设有与导液管3一体加工成型带有锥度的接插头5,接插头5插入肛管6的尾端且密封连接,使导液管3与肛管6实现密封连接,液体不能漏出。
为了控制和调节灌入液体的速度,在导液管3上设有调速开关4,还设有观察壶2,以便观察灌入液体的速度和数量。所说的调速开关4和观察壶2与现有一次性医用输液器上的调速开关和观察壶具有相同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英,未经王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5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读卡装置
- 下一篇:薄型电器开关横插式导电端子的简便插接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