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位电源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570.2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敖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谦华 |
主分类号: | H01R9/28 | 分类号: | H01R9/28;H01R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4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插座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多位电源插座主要由塑料制成的壳体,及金属制成的插套等组装而成。插座内用于接插插头的插套,为立式独立插套,多位插座的多个同极插套通过电源线或铜条焊接或铆接相连。这种插套几何形状复杂、材料耗量大,产品的加工、组装也很麻烦、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插套的插片朝向插头插入方向,很容易出现插头将插片插倒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插座材料成本,简化产品制造过程,并提高电源插座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全新结构、形状的插套组装而成的电源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本电源插座由塑料制成的壳体,及金属板材制成的地线插套、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等组装而成。该种插座的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由一块矩形齿、锯条状的金属板材制成;该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由多个平置式插套及连接片构成;这种平置式插套有一个插套主平面,插套主平面上开有矩形插孔,矩形插孔处的材料被冲压折弯成插片,插片冲压折弯方向与插头的插入方向一致;该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的平面侧视图为L型,即:连接片与插套主平面成90°-100°夹角。插套安装于壳体内,插套主平面夹持于两壳体的插套台阶之间,插套上的矩形插孔正对壳体上的插孔,壳体上的裙边将不同极的插套隔开,防止窜电短路。
该种插座省略了用电源线或铜条通过焊接或铆接来连接多个同极插套。该种插座的多位同极整体插套在加工制造时,可以通过套裁节省材料。该种插座的插套插片的冲压折弯方向与插头的插入方向一致,因此,插头插入时不会发生将插片插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多位电源插座立体示图。
其中:1、2-壳体
图2、图3是多位电源插座内部结构图。
其中:3-地线插套 4-多位同极整体插套
图4、图5是插座壳体立体示图。
其中:11、21-插套台阶 12-裙边
图6是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立体示图。
其中:41-插套主平面 42-插片
43-连接片 44-平置式插套
图6a是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的平面仰视图。
图6b是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的平面主视图。
图6c是多位同极整体插套的平面侧视图。
图7是冲压制作多位同极整体插套时的金属板材套裁排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6、图6a、图6b、图6c、图7,通过套裁冲压,将金属板材制成多位同极整体插套(4)。多位同极整体插套(4)由多个平置式插套(44)及连接片(43)构成;多位同极整体插套(4)的平面侧视图为L型,即:连接片(43)与插套主平面(41)成90°-100°夹角。
参照图4、图5,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上有插套台阶(11)、裙边(12),壳体(2)上有插套台阶(21)。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多位电源插座由壳体(1)、壳体(2)、地线插套(3)、多位同极整体插套(4)等组装而成。多位同极整体插套(4)的插套主平面(41)夹持于壳体(1)的插套台阶(11)与壳体(2)的插套台阶(21)之间,插套上的矩形插孔正对壳体(1)上的插孔;壳体(1)上的裙边(12)将不同极的插套隔开,防止窜电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谦华,未经敖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形电池
- 下一篇:新型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