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3004.1 | 申请日: | 200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娄留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留义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F23J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303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烟除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烟除硫器,主要应用于环保领域,具体地说适 用于厂矿企业消除生产过程产生的烟及含硫废气。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含硫、含氯的有毒有害气体。 企业也采取了各种消除手段,以降低排出的烟气中毒害物质含量,而且多 采用蒸汽消烟除毒方法。这种方法存在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如消烟用水、 电、煤等用量非常大,无形中提高了成本。如果用煤作燃料提供蒸汽消烟, 则煤在燃烧过程中又产生了污染,烟气中的毒害成分又会被排入大气,严 重污染环境。不仅没有达到环保的目的,反而使产品生产成本更高。采用 蒸汽消烟的办法,中小企业的成本会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有效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烟气中的硫、氯等毒害气体的含量, 减少企业在保护环境环节对水、电、煤等资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减轻大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烟除硫器。
本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主要由进烟管、溶解冷却池、冷却箱、吸附箱、 风机、排烟管、杂质箱、进水阀等组成。顶端封闭的进烟管与生产车间废 烟出口密封连接,并伸入溶解冷却池,其上部设计有均匀分布的出口向下 折弯的小烟管;小烟管的出口浸没于溶解冷却池中的液体中;溶解冷却池 侧壁设计有进水阀;进烟管上方设计有冷却箱,冷却箱上方设计有吸附箱, 其中装有活性炭;排烟管出口与风机密封连接;溶解冷却池的底部设计有 杂质箱,杂质箱底部设计有杂质排出管。
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烟通过进烟管进入盛装有碱性溶液的溶解冷却 池,溶解冷却池将高温烟冷却的同时将硫、氯等有毒有害成分溶解,然后 废气经溶解冷却池后通过冷却箱第二次冷却,最后又进入装有活性炭的吸 附箱,未在溶解冷却池中除掉的硫、氯等毒害成分又被吸附,最后在与排 烟管相连接的风机作用下被排入大气。这样,最后被排入大气中的烟中含 有的硫、氯等毒害成分将大大降低,沉淀于溶解冷却池底的废渣可以采取 人工的办法刮除送入杂质箱。
另外,该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还可以增设由皮带轮、转轴、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和带刮板的链条组成的除渣装置,由除渣装置将沉淀于溶解冷却 池中的废渣刮除并送入杂质箱。
采用本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排放的烟气中的毒害 成分,避免蒸汽消烟过程中的煤烟对大气的污染,节约能源,无形中降低 了企业环保成本。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造价低廉的特点。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沿A-A线剖视图。
在图中,1、溶解冷却池2、进烟管3、小烟管4、杂质箱5、冷却箱 6、吸附箱7、排烟管8、进水阀9、杂质排出管1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主要由进烟管2、溶解冷却池1、 冷却箱5、吸附箱6、排烟管7、杂质箱4、进水阀8、风机等组成。进烟 管2与生产车间烟气出口密封连接,其上设计有均匀分布的出口向下折弯 的小烟管3,小烟管3的出口浸没于溶解冷却池1中的碱性液体中;溶解 冷却池1侧壁设计有进水阀8,其位置高于小烟管3开口;进烟管2上方设 计有冷却箱5,冷却箱5上方设计有吸附箱6;排烟管7出口与风机密封连 接。溶解冷却池1的底部设计有杂质箱4,杂质箱4底部设计有杂质排出 管9。
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烟通过进烟管2进入溶解冷却池1,溶解冷却 池1将高温烟气冷却的同时将硫、氯等有毒有害成分溶解,然后废气经溶 解冷却池1后通过冷却箱5第二次冷却,最后又进入装有活性碳的吸附箱 6,将未在溶解冷却池1中除掉的硫、氯等毒害成分吸附,然后在连接在排 烟管7出口上的风机作用下将经过两次冷却、两次除硫、氯的烟排入大气。 这样,最后被排入大气中的烟气中所含有的硫、氯等毒害成分将大大降低。 沉淀于溶解冷却池1底的废渣可以采取人工的办法刮除送入杂质箱4。
另外,该实用新型消烟除硫器还可以增设由皮带轮、转轴、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和带刮板的链条组成的除渣装置,由除渣装置将沉淀于溶解冷却 池1底部的废渣刮除并送入杂质箱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留义,未经娄留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3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