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2937.9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钱苗根;潘建华;吴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金泰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00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类镀膜的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轮毂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湿法电镀铝合金轮毂的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有着很高的表面质量,装饰性好,耐磨,耐蚀,耐热。但是它的污染较大,电镀三废处理复杂,能耗大,耗水多,还消耗大量的镍、铜、铬等贵重金属,并且生产工序多,生产成本高。
因此,传统的湿法电镀铝合金轮毂已不能满足环境、能耗、节水、省材和成本等因素的需求,而需要开发出一类对环境污染小、耗能少、节水、节省贵重金属、生产成本低的干法镀铝合金轮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铝合金轮毂,能够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合金轮毂,包括铝合金基体,所述铝合金基体上由下向上依次镀有底涂层、真空镀膜层和面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底涂层由下向上依次包括环氧聚酯粉末涂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共聚涂层、聚丁二烯耐高温绝缘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环氧聚酯粉末涂层的厚度为60μm-80μm。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镀膜层由下向上依次包括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铬层、磁控溅射镀铝层。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阴极电弧离子镀铬层的厚度为2μm-3μm,磁控溅射镀铝层的厚度为2μm-3μm。
作为优选,所述面涂层采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涂层,厚度为8-12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干法镀取代传统的湿法电镀,镀层表面质量和理化性能大致与湿法电镀铝合金轮毂相当,铬的用量约为原来的1/5,不使用较为贵重的镍和铜,不含六价铬等有毒金属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耗约为湿法电镀的1/2-1/3,用水量约为湿法电镀的1/7,省去了繁重的抛光工序,显著改善了劳动条件,整体生产成本约为湿法电镀的1/2。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铝合金基体7上由下向上依次镀有底涂层、真空镀膜层和面涂层。
有机底涂层由环氧聚酯粉末涂层1、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共聚涂层2、聚丁二烯耐高温绝缘涂层3组成。
环氧聚酯粉末涂层1。这是一种热固性粉末涂料在涂覆后得到的涂层。环氧为热固性树脂,与固化剂交联后成为大分子网状结构,得到不溶、不熔的坚韧而牢固的保护涂层。环氧树脂的耐候性差,用羧基聚酯树脂作交联剂,尤其是聚酯用量在50%以上时,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耐候性,成本也得到降低。涂层厚度达60μm-80μm。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的主要性能如下:
固化条件 180℃,10min
60℃光泽/% ≥85
柔韧性/mm 2
冲击强度/N.cm 392
附着力/级 1
铅笔硬度 2H
盐雾试验(240h)/级 1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共聚涂层2。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性能,再与少量丙烯酸酯共聚形成树脂,可进一步提高某些性能。这种树脂与溶剂、助剂、颜料构成的涂料,能牢固地粘附在环氧聚酯粉末涂层上,并且有着如下性能:
固化条件 130℃-150℃,
15min-30min
60℃光泽/% ≥85
柔韧性/mm 3
附着力/级 1
铅笔硬度 2H
盐雾试验(240h)/级 1
该涂料着成黑色,以便在研磨涂层表面时容易发现某些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金泰镀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金泰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