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式塑料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443.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2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仁;焦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建仁 |
主分类号: | F16K11/02 | 分类号: | F16K11/0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式塑料水龙头。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10月8日、公告号为CN2578629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套组合式水龙头,这种水龙头由独立的内结构和外层装饰套两部分构成,内结构上的出水孔、冷进水孔、热进水孔均通过接管与阀芯座上相应孔相通,水龙头外部设装饰外套,该装饰外套一般有上下两个壳体构成,但是这种水龙头内部用于调节出水的部件比较松散,不便于安装,部件的分别加工也极为麻烦,因此生产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柱式塑料水龙头,该水龙头的结构较为简单,内部构件极为集中,组装非常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包括外壳和内芯,外壳上带有出水管,外壳包括多个剖切形成的分壳体,分壳体连接处相互焊接或者粘合,内芯包括阀座和进水管,阀座上带有出水接头,出水接头与阀座上的出水孔导通,内芯设置在分壳体包围形成的外壳内,内芯上的出水接头由内侧置入出水管内,内芯与出水管的配合处液密封。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包括外壳和内芯,而外壳又被分成多个分壳体,相比传统的水龙头中内部部件极为松散需要逐一组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龙头的内芯包含了绝大多数的内部部件,因此无需逐一制造各部件,也无需逐一将各部件安装在外壳内,不需要手工多次反复焊接,而可以采用超声波一次性焊接,只要完成了内芯的制造和安装就完成了大多数内部部件的制造和安装,使水龙头的内部构件的制造效率极大地提高,更使水龙头的组装工作更加简便。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水龙头的外壳分成多个分壳体,假设在外壳完整的情况下,相对整个外壳而言体积较大的内芯很难安装在外壳内,也很难将内芯上的出水接头对准出水管,如今的分壳体构造使内芯很容易置入分壳体内,然后可以进行分片组装焊接,从而使内芯的安装工作更加容易进行,极大地降低了外壳的模具成本,外壳制造及其方便,使外形设计更趋多样,可以制造出各种传统水龙头无法形成的各种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结构分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头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龙头主壳体的拆卸一半分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装饰盖与外壳一体成型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出水管和外壳呈连续弯曲状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出水管和外壳呈连续葫芦状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龙头主壳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各附图中:1、外壳,2、内芯,3、分壳体,4、阀座,5、进水管,6、出水接头,7、出水管,8、底盖,9、装饰盖,10、卡位凸条,11、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式塑料水龙头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包括外壳1和内芯2,外壳1上带有出水管7,外壳1包括多个剖切形成的分壳体3,分壳体3连接处相互焊接或者粘合,内芯2包括阀座4和进水管5,阀座4上出水接头6,出水接头6与阀座4上的出水孔导通,内芯2设置在分壳体3包围形成的外壳1内,内芯2上的出水接头6由内侧置入出水管7内,内芯2与出水管7的配合处液密封,其中外壳1平均纵向对剖形成两瓣分壳体3,出水管7被纵向剖切并分属于各自的一瓣分壳体3,出水管7内壁与出水接头6的配合处相互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出水接头6与出水管7的连接不需要借助其他固定件也不需要密封圈,只需采用超声波焊接即可,相比专利号为02254652.9,实用新型名称为“水龙头出水管与本体接合装置”中提供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水接头6与出水管7的连接结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密封性能极好。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内芯2的阀座4外壳周围同与其对应的外壳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位凸条和卡位槽装置,卡位凸条10卡入卡位槽11内,内芯2的底部还带有进水接头和底盖8,底盖8的周围同与其对应的外壳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位凸条和卡位槽装置,卡位凸条10卡入卡位槽11内。这种结构使内芯在外壳内的安装方便也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建仁,未经邹建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灯具散热器
- 下一篇:物质和光表示之间的量子信息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