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2234.6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沈逸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逸君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H04M11/00;H04Q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手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仅去年全世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达1550万人,占整个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40岁以上的男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7%,其中70-90%的人是没有症状的隐性患者,不易引起患者本人和医生的重视,往往造成严重后果,而目前还没有可进行自我检测的方便仪器,因此病人难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另外,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因此一旦发病,若病人身边无其他人,抢救成功率极低。
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必备的通信工具,因此若能将自我检查功能和紧急求救功能集合在手机上,将大大方便心血管病人的自我检查和发病时的及时求救,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手机的不具备心血管病人的自我检查和发病时的求救功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其对心血管病人进行自我检查、在发病时可及时发出求救信号的医用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手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具有显示屏,所述的机体内设有控制模块、用于通话的通信模块,所述的通信模块与所述的控制模块连接,还包括用于测量医疗诊断数据的心电测量集成块、用于确定手机使用者方位的定位模块,所述的心电测试集成块具有作为心电测量电极的两个紧急按钮及电极连接接口;所述的控制模块具有用于选择正常通话模式和医疗模式的使用模式选择模块、用于传递心电测量集成块所测得的数据及定位模块的定位信号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心电测量集成块及所述的定位模块均与所述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的心电测量集成块还与所述的显示屏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机体具有耳机及对讲话筒和喇叭,所述的控制模块内还设有用于选择耳机通话或对讲通话的通话模式选择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机体还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医疗设备的外接接口。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或北斗星系统定位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或CDMA通信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紧急按钮分别位于所述机体的两侧,它既是紧急按钮,又是心电测量电极。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开机后首先通过使用模式选择模块来选择工作模式,若是选择医疗模式,则可通过医疗模块进行自我检查:通过心电测量集成块上的电极连接接口连接四肢电极及心脏电极,可做一些常规检查,检查所得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若是选择正常通话模式,则手机进入待机状态,当心血管病人发病或感觉到自己迫切需要救助时,可按紧急按钮进行求救,通常是将手机绑定在手机皮套内,手机皮套与皮肤的接触点是一个电极点,该电极点与作为电极的两个紧急按钮配合即可由心电测量集成块导出一个导联的心电图,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传输至网络,同时定位模块亦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将地址信息传递传输至网络,网络的客户端软件建立于120救急中心或特约医院,120救急中心或特约医院收到该求救信号后可及时与病人通过本实用新型取得联系,对讲通话对病人进行医疗指导,并及时出动救护车。网络上的数据库存储有病人的医疗相关信息,包括亲属的联系报警方式,120急救中心和医院可以互相联系,也可以直接决定出动救护车。
在正常情况下,选择耳机通话模式,在紧急求救时,控制模块内的通话模式选择模块强行选择对讲通话模式,便于虚弱的病危病人与医生进行通话,及时地得到医生的医疗指导。
在机体上设置用于连接外部医疗设备的外接接口,在火车等交通工具上,可以通过该外接接口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和心电工作站等医疗设备获得医用数据,并通过本实用新型内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将医用数据数据传送出去,便于医生根据该医用数据做出医疗指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实现心血管病人的自我检查,便于病人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2.在紧急情况下可实现通过手机求救,可及时地得到医生的医疗指导、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医疗抢救。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组成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逸君,未经沈逸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2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