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蒸汽三通堵漏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750.7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5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9 | 分类号: | F16L55/179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4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蒸汽 三通 堵漏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蒸汽管道上三通等部位发生泄漏后进行处理的一种新型的蒸汽三通堵漏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绦纶长丝直纺生产中,多数采用的是年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的连续化生产线,它的特点是产量大,直接输入PTA和EG原料,就可以直纺出用于纺织或加弹的绦纶纤维。由于它生产的高度连续性,也就要求向主装置提供各种介质的管道如果发生泄漏,也必须在线处理,不能够随意停车。如果停车,每次损失达50万元以上。
现有技术中,一种名为带压堵漏的维修技术可以应急解决在运行状态下的管道上的各种泄漏,它是通过在泄漏部位周围用碳钢制作一个盒子一样的用具,用具通过机加工与管道之间保证有一定的密封性(间隙必须小于0.1MM)。然后在用具与管道间形成的空腔中注入带压堵漏用的密封胶,使泄漏点在胶体100KG以上的压力下堵死,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但由于三通部位的结构特殊,特别是一些三通本身就是现场开口焊接形成,故用机加工的方法很难在三通焊接接缝处的泄漏点外形成一个可以良好密封的空腔。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所制作的T形三通堵漏用具由于与三通管道无法良好密封而堵漏失败,或者是堵漏后又马上泄漏的现象。
所以在现有技术的带压堵漏作业中,对蒸汽管道上三通处的小泄漏,要花长时间制作十分大的T形用具才可以进行有效处理的局面。带压堵漏作业中,很难对蒸汽管道上三通处的沙眼等小的泄漏进行有效处理的局面。
经过对三通主、支管接缝处的泄漏点的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各种蒸汽管道主管与支管相联接部位的三通,特别是现场焊接的三通,相交接处十分容易发生由于冲刷而产生的泄漏。原来三通处焊缝泄漏时,必须制作的T形三通堵漏用具由于与三通管道无法良好密封,而经常发生堵漏失败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针对必须长期不间断供汽的蒸汽管道上部位发生泄漏后,进行有效、快速堵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蒸汽三通堵漏工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的蒸汽三通堵漏工装,包括注胶头、支撑板、管箍、螺栓,注胶头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固定在管箍上。所述的注胶头由头架和头体组成,头体与头架螺纹连接,注胶头通过头架焊接连接于支撑板上。注胶头与管道泄漏点的静接触面位置设有四氟材料的密封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蒸汽三通堵漏工装,改变了原来屡堵屡漏的现象,且制作、安装与拆除都十分方便,其堵漏作业操作定位准确、堵漏效果显著。
由于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两颗螺栓就可以很好的固定在管道上了,所以拆装都十分的方便。而不像原来一样,需要使用大量的螺栓。改变了原来带压堵漏作业中,很难对蒸汽管道上三通处的沙眼等小的泄漏进行有效处理的局面。改变了原来带压堵漏作业中,对蒸汽管道上三通处的小泄漏,要花长时间制作十分大的T形用具才可以进行有效处理的局面。可以与配套使用的注胶枪一起,多次少量的通过注胶头向泄漏处进行补加密封胶,从而实现了长期消除泄漏的目的。使用了四氟垫片作为注胶头与管道泄漏处静接触面的密封材料,可以在10KG以下蒸汽管道上长期不老化而发生泄漏,实现成功堵漏。
特别是可以在泄漏没有发生前就制作一部分的工装,作为备用:原来蒸汽发生了泄漏,如果制作一个配套的T形三通堵漏用具,由于每一次主/支管的直径都不一样,都需要现场测量与制作,时间至少要12个小时。而此新型工装是完全安装在支管上,所以可以方便的准备好一些备用品,只要需要时进行少量的调整就可以马上使用了。
另外,减少了每一次的堵漏专用胶的消耗量:由于本实用新型从接注胶枪的注胶口到泄漏点之间的空腔十分的小,所以空腔中注入带压堵漏用的密封胶量也十分的少,从而节省了十分昂贵的密封胶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注胶头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其中:注胶头1、注胶口1-1、头架1-2、头体1-3、密封垫片2、支撑板3、管箍4、螺栓5、支管道6、主管道7、泄漏点8、焊接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片式铝电解电容用座板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低压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