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线轮前调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335.1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2 | 分类号: | A01K8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8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线轮前调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压式鱼线轮的刹车力调节装置,尤其是鱼线轮前调力装置。
背景技术
前刹车结构的旋压式鱼线轮一般都配有刹车力调节装置,其作用在于:当钓到大鱼时,可随鱼儿在挣脱中产生的拉力而自动放线,起到了缓冲作用,放线时一旦遇到大鱼逆向拼逃,鱼线轮也能自动放线,可避免与鱼儿形成拔河现象而断线,调力装置就是借刹车力调整施加给鱼儿的负重。前刹车结构的鱼线轮前调力装置一般由主轴、线轮、刹车片、调整钮等构成,调整刹车力是靠转动调整钮促使刹车片向前或向后移动来调整鱼线轮的刹车力。现有技术的鱼线轮前调力装置结构复杂,刹车组件布局不合理,线轮内安放刹车组件的腔室设计在线轮前端,即刹车片集中在线轮腔室前端,使出线力不均匀,影响刹车平稳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结构简单、刹车组件布局合理,且出线力均匀,刹车平稳性好的鱼线轮前调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鱼线轮前调力装置,其包括与鱼线轮主体固定的主轴,主轴上套装有线轮,线轮腔室内设有的前调力装置由连接在主轴上的调整钮操控的刹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在安装前调力装置的腔室部分设有均等分隔腔室的隔板,该隔板两侧对称带肩以设在主轴上的轴承为支承整个线轮,在隔板两侧分别设有与主轴连接的下套筒和上套筒,刹车片分别套装在隔板肩上并设在上、下套筒与隔板之间。
所述的下套筒与主轴以插销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套筒与主轴的连接为扁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线轮安装刹车片的腔室由隔板分隔成均等的两部分,隔板处在线轮绕线槽的中间位置,使刹车片以隔板为中心对称位置,所以出线时受力比较均匀,刹车平稳性较好,其结构简单、零件布局合理,确保刹车力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再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鱼线轮前调力装置,包括与鱼线轮主体(图中未示)固定的主轴1,主轴上套装有线轮2,线轮台阶形的腔室内分别设有转动互不干涉的线壳(图中未示)和前调力装置,在安装前调力装置的腔室部分设有均等分隔腔室的隔板9,该隔板与线轮成整体结构,中间孔安装主轴,且两侧对称带圆形肩,主轴1穿过该线轮2并由轴承6支承整个线轮,在隔板9两侧分别设置与主轴连接的下套筒5和上套筒4,与主轴固定连接的下套筒通过插销7连接,上套筒4与主轴的连接为扁轴传动连接,两片刹车片8分别套装在隔板9两侧圆形肩上并设在上、下套筒4、5与隔板9之间。
主轴1端部的螺纹结构与调整钮3螺纹连接,当顺时针转动调整钮时,调整钮就向左移动,这时转动线轮,线轮绕轴承转动,线轮内的上、下套筒与刹车片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随着调整钮继续转动左移,摩擦力也逐渐变大,使绕在线轮上的鱼线的出线力也随之增大;反之调整钮在作逆时针转动时,刹车片之间的相对转动摩擦力随着调整钮的逆时针转动右移而逐渐变小,使绕在线轮上的鱼线的出线力也逐渐变小,达到刹车力调节目的。由于两片刹车片与线轮隔板呈轴向中心对称安装,隔板又设在线轮绕线槽中间位置,故出线时受力均匀,刹车平稳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1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