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球吊挂舞台演艺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0758.1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洞;李越秀;杨家桂;覃辛华;李越峰;林明琼;王崇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泉洞;李越秀 |
主分类号: | A63J7/00 | 分类号: | A63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球 吊挂 舞台 演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舞台演艺设备,尤其是气球吊挂舞台演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中飞人等高空表演节目大多借助架空钢丝绳系统,但是存在钢丝绳高空锚固的困难,锚固点需要依靠已有的和能受力的建筑结构,往往这种条件是不存在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钢丝绳高空锚固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气球吊挂舞台演艺设备,锚固点不需要依靠已有的和能受力的建筑结构,从而为高空表演节目的架空钢丝绳系统的架设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浮升气球作为吊挂设备,为高空表演节目的架空钢丝绳系统提供高空吊挂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主浮升气球配备辅助备用气球,应对意外因素造成的气球破裂和撒气,提高设备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气球吊挂结构:一种为中心气球吊挂结构,气球在场地中心上空,锚定在场地周边;另一种为端部气球吊挂结构,多组气球在场地周边上空,相对的两组气球架设一根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浮升气球和表演钢丝绳、拉紧绳以及纤绳通过固定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气球吊挂结构通过立柱提高表演钢丝绳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架空小车行走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在表演钢丝绳上行走,压紧轮用以增加行走轮的驱动附着力提高小车爬坡能力。架空小车的下挂电动滚筒卷动提升钢丝绳,其吊环升降演艺设备。架空小车配备蓄电动力,无线遥控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浮升气球作为吊挂设备,为高空表演节目的架空钢丝绳系统的架设提供高空吊挂支撑,高空表演节目将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改进表演钢丝绳的受力状态,提高可靠性;提高表演钢丝绳高度,增大表演空间和效果;安装拆卸方便,缩短工期;设备可重复使用,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中心气球吊挂结构主示图;
图2为中心气球吊挂结构俯视图;
图3为端部气球吊挂结构主示图;
图4为端部气球吊挂结构俯视图;
图5为架空小车主视图;
图6为架空小车主视图的A向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1—表演钢丝绳;
102—架空小车;
103—辅助备用气球;
104—主浮升气球;
105—锚定装置;
106—纤绳;
107—支撑立柱;
108—固定盘;
109—拉紧绳;
201—表演钢丝绳;
202—架空小车;
203—辅助备用气球;
204—主浮升气球;
205—锚定装置;
206—纤绳;
207—拉紧绳;
208—固定盘;
301—驱动装置;
302—电动滚筒;
303—提升钢丝绳;
304—吊环;
305—小车架;
306—压紧轮;
307—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本实用新型揭示了气球吊挂舞台演艺设备,采用浮升气球103、104或203、204作为吊挂设备,为高空表演节目的架空钢丝绳系统提供高空吊挂支撑。
主浮升气球104或204配备辅助备用气球103或203,应对意外因素造成的气球破裂和撒气,提高设备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气球吊挂结构:一种为中心气球吊挂结构(见图1、2),气球104和103在场地中心上空,锚定105和支撑立柱107在场地周边;另一种为端部气球吊挂结构(见图3、4),多组气球204和203在场地周边上空,相对的两组气球架设一根表演钢丝绳201。
浮升气球104、103和表演钢丝绳101拉紧绳109通过固定盘108连接。浮升气球204、203和表演钢丝绳201、拉紧绳207以及纤绳206通过固定盘208连接。
中心气球吊挂结构(见图1、2)通过支撑立柱107提高表演钢丝绳101的高度。
两个吊挂结构(见图1、2、3、4)的架空小车102和202相同,行走轮307由驱动装置301驱动,在表演钢丝绳101或201上行走。压紧轮306用以增加行走轮307的驱动附着力提高小车爬坡能力。架空小车102和202的下挂电动滚筒302卷动提升钢丝绳303,其吊环304升降演艺设备。架空小车102和202配备蓄电动力,无线遥控动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泉洞;李越秀,未经李泉洞;李越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