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脉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0738.4 | 申请日: | 200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徐波;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脉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 地址: | 101111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冠脉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支架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伤介入治疗方法,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很快,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成为心肌血管重建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支架,侧重点虽各不相同,其目的多为提高其支撑力和柔顺性、改善其扩张性能等。
一套冠脉支架医疗器械包括导丝、球囊导管和网状金属支架三部分,其中导丝和球囊导管是一次性使用的输送工具,而支架是永久地植入冠状动脉,因此,冠脉支架是一个关键的零件,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但现有支架的设计往往不能同时达到以上的指标,如金属覆盖率相对较大时,虽可以提高其径向支撑力,但支架的柔顺性和输送性较差,不利于对分支血管进行治疗;而金属覆盖率较小虽然能够使得支架的柔顺性得到提高,但是其轴向缩短率和径向回弹率也随之增加,可能导致斑块通过网孔向管腔内凸出,从而引起血栓形成,并造成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此外,支架扩张性不佳也会导致扩张不均匀,甚至在弯曲部分产生断裂。并且,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冠脉支架结果复杂,加工工艺要求进度很高。
因此,采用设计科学合理并且具有良好支撑力、柔顺性,扩张性能可靠,结果简单的冠状动脉支架才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支撑力、柔顺性,扩张性能可靠且结构简单的新型冠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冠脉支架的技术方案在于:由多个主体形状、连接形状构成,相邻主体形状由连接形状连接,并形成筒壁环形支架,其重点在于:该主体形状由m型结构和n型结构组成,其中,两端部的主体形状由n型结构组成,其余的主体形状,由m型结构和n型结构交替连接组成;并且,两端部的主体形状与相邻主体形状通过n型结构的顶部相连接,其余的相邻主体形状中的m型结构与n型结构通过连接形状相连接,其中,m型结构的底部与n型结构的顶部分别与连接形状相连接。
其中,两端部的主体形状与相邻主体形状间的连接形状为直线结构。
其余的相邻主体形状中的连接形状为s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冠脉支架,由m型和n型结构组成的主体形状制成,其金属覆盖率适中,柔顺性能佳,且扩张性能可靠,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冠脉支架,利用激光雕刻机,在薄壁金属管上雕刻出网状的金属支架,并最终形成筒状的成品冠脉支架,铜壁薄,加工精度很高。
3、采用m型和n型结构,其制造相对容易,加工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冠脉支架,由多个主体形状1、连接形状4构成,相邻主体形状1由连接形状4连接,并形成筒壁环形支架,其重点在于:该主体形状由m型结构2和n型结构3组成,其中,两端部的主体形状由n型结构组成,其余的主体形状,由m型结构和n型结构交替连接组成。
并且,两端部的主体形状与相邻主体形状通过n型结构的顶部相连接,其余的相邻主体形状中的m型结构与n型结构通过连接形状相连接,其中,m型结构的底部与n型结构的顶部分别与连接形状相连接。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两端部的主体形状与相邻主体形状间的连接形状为直线结构41。而其余的相邻主体形状中的连接形状为s型结构42。
下面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冠脉支架的结构、相关性能及制造方法。
假设冠脉支架外径为1.8mm,长度为13mm,连接杆厚度为0.1mm,宽度为0.08mm。对冠脉支架做有限元分析,能够预测各种情况下支架的形变。将支架压握在球囊上,假设支架外径由1.8mm均匀地缩小到1.0mm;球囊扩张时假设支架外径由1.8mm均匀地扩张到3.8mm;弯曲时支架中间沿圆周均布的三个点固定,两端分别施加三个0.1N向下的力;分析这几种情况下支架的形变,支架压握在球囊上,各连接杆之间基本不产生干涉。支架扩张时,最大应变值为0.266,小于国外生产的钴铬合金支架。支架弯曲时,基本能保持圆管形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支架图案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脉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龙脉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 下一篇:防倒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