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车床螺纹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277.0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郝树华;王玉强;孟令全;李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3/00 | 分类号: | B23G3/00;B23G3/08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史桂芬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车床 螺纹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尤其适用在立式车床上的螺纹加工。
背景技术:
在黑色冶金矿山的选矿机械中,圆锥破碎机的主要零件调整环、支撑套,是一对直径2500mm,螺距为50mm的锯齿形螺纹结构,在破碎机中,通过调整环的旋转起到调整破矿粒度大小的螺旋机构。在现有的普通立式车床,都没有加工螺纹的功能,要想在立式车床上加工螺纹,须购进专用的数控车床,来满足螺纹加工的要求。外购数控车床需要大量的资金,且满足不了生产任务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在立式车床上进行螺纹加工的装置。就是在现有车床上增加一个装置,使刀杆运动形成螺纹的轨迹,达到螺纹加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车床螺纹加工装置,包括立式车床,其特征在于:在立式车床上安装有螺纹加工装置。
螺纹加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转向机构、挂轮架。传动组件的底座通过螺栓螺母牢固的装卡在立式车床的卡盘上,再同过传动组件上的花键轴与安装在横梁上的转向机构连接;转向机构通过水平轴与挂轮架连接;挂轮架安装在立式车床横梁的左端与进给箱的刀杆纵向手动的外伸轴连接,实现了螺纹加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在没有破坏和更换机床的任何部件、甚至一个螺栓的情况下设计制作而成,装卸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一致认可。该装置使用几年以来,每年加工螺距为50mm的调整环及支撑套8套,减少矿业资金外流157.6万元,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该装置通过改变挂轮的速比还可以加工不同螺距的螺纹,为立车加工不同螺距和齿形的螺纹提供了实践经验。
附图说明:
图1:原立式车床
图2:立式车床螺纹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3:卡盘传动组件示意图
图4: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5:挂轮架示意图
其中:1、原机床卡盘;2、传动组件;3、花键轴;4、转向机构;5、水平传动轴;6、挂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立式车床上安装有螺纹加工装置。螺纹加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2、转向机构4、挂轮架6。传动组件2的底座通过螺栓螺母牢固的装卡在立式车床的卡盘1上,再同过传动组件2上的花键轴3与安装在横梁上的转向机构4连接;转向机构4通过水平传动轴5与挂轮架6连接;挂轮架6安装在立式车床横梁的左端与进给箱的刀杆纵向手动的外伸轴连接,实现了螺纹加工的目的。
由附图2看出该装置的结构
①该装置的动力来源卡盘传动组件
该装置的动力来源于卡盘1,卡盘1传动组件2的底座通过螺栓螺母牢固的装卡在立式车床的卡盘1上,做动力源。底座上有内齿轮与鼓形齿轮连接,鼓形齿轮中间安装花键轴3,花键轴3的上端为矩形花键与安装在横梁上的转向机构4连接。为了防止卡盘1转动轴心与横梁上的转向机构4不同轴,花键轴3与底座接触处加一钢球,转动时花键轴3围绕钢珠摆动,摆动时避免内齿轮与花键轴3的外齿轮发生干涉,特将外齿直齿轮做成鼓形齿轮,形成齿轮联轴器,将卡盘1通过花键轴3与转向机构4连接起来。
②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4由转向壳体牢固的安装在横梁上,底座部分的花键轴3,带动圆锥齿轮,为了计算方便,一对圆锥齿轮均采用Z=35、速比为1∶1。该轴向锥齿轮在转向壳体中可以随着机床横梁上下与花键轴上下滑动,它便于安装和调整横梁的高度位置。加工螺距为50mm螺纹,卡盘转动一周,刀杆必须移动50mm的距离,因为机床的传动杆转动一周,刀杆移动距离为8mm,传动比50/8=6.25。所以它的传动比比较大,且为增速,这样把速比全部放到挂轮架6上时,使挂轮架6的机构难以调整。为此,在转向机构4上增加一对增速齿轮副。为了计算挂轮速比方便,它的传动比采用i=44/22=2,主动轮齿轮Z=44,被动轮齿轮Z=22。
通过一对圆锥齿轮传动,实现卡盘1沿垂直轴线转动改变成轴线水平转动。被动齿轮通过联结套与水平传动轴5联结,水平传动轴5的另一端与挂轮架6联结,将动力传给挂轮架上的齿轮付,再由速比计算出的两对齿轮付的齿数,传给机床的进给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