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媒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252.0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予新;胡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4 | 分类号: | F17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LNG)汽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汽化站专用的热媒储存罐。
背景技术
LNG是将天然气冷却到-162℃而形成并储存于常压(1Bar压力)的液化天然气。在这种状态下,天然气的体积将大大减小,其气态体积与液态体积比为600∶1。在将天然气液化的同时,提纯工作也在进行,汞、硫化物、湿气、重烃等的移除使燃气的燃烧过程变得清洁,LNG是一种环保能源。使用液化天然气前,必须经过汽化过程。
目前,将液化天然气汽化时,需要将热媒进行储存。热媒储存方式均是采用高温热媒与低温热媒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储罐内。造成液化天然气汽化工艺储罐多的缺点,不仅使汽化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并且使汽化工艺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媒储罐,专用预调峰型液化天然气汽化工艺中,实现高温热媒和低温热媒储存在同一罐内,减少液化天然气汽化工艺中热媒储罐的数量;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能通过收液装置均匀地将高温热媒导入液化天然气汽化器与液化天然气进行换热,简化汽化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热媒储罐包括罐体、液位计、布液器、人孔、内梯、外梯和通气口。罐体钢板焊接的立式圆柱形罐,在罐顶上有通气口,底部有人孔罐壁上有内梯和外梯,罐体底部固定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在罐体的底部有热媒进口,热媒进口连接有布液器,布液器的上部固定有布液板,使进入的热媒稳流。在罐体的顶部固定有收液盘,收液盘与热媒导管连通。热媒导管的热媒出口固定在罐体底部。从罐体顶部到罐体底部在罐壁上均匀分布固定有温度计口,温度计口能插入温度计,分层检测罐体内的热媒温度。
所述的布液板由钢板组成,钢板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小孔的直径在5-7毫米之间,每平方分米有0.5个小孔。钢板焊接在罐体内。布液器的结构是中间有一个密闭的圆筒,圆筒的周围放射状焊接并连通有钢管,钢管上均匀分布有小孔。密闭的圆筒与热媒进口之间有钢管连通。
所述的收液盘为圆盘形,收液盘的上边沿为锯齿形,收液盘的底部与热媒导管连通。
简述热媒储罐的工作原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当罐体内充满热媒,高温热媒在罐体的上部;低温热媒在罐体的底部。高温热媒在罐体的上部被收液盘均匀地收集,并通过热媒导管输送到热媒出口,提供给汽化设备与LNG进行换热。换热降温后的低温热媒被加热后由热媒储罐底部进入并经底部布液器、布液板均匀布液后,进入热媒储罐。高温热媒与低温热媒在同一热媒储罐内储存,高温热媒的温度大约在90-95度之间;低温热媒的温度大约在65-70度之间,高温热媒与低温热媒的温度差在20-25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将不同温度的热媒储存在一个储罐内。本实用新型该设备减少了设备数量,投资为常规流程的50%,运行成本节约50%左右。应用于液化天然气(LNG)汽化站专用热媒的储存,对降低投资,节约占地,降低操作和维护费用,提高调峰用LNG汽化站建设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热媒储罐内部结构改进配合工艺控制可以并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本申请附图是热媒储罐整体剖面图,不代表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
图中,1.通气口,2.罐顶,3.收液盘,4.热媒导管,5.罐体,6.温度计口,7.布液板,8.布液器,9.热媒出口,10.排污口,11.热媒进口,12.人孔,13.内梯,14.外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阅图1。以一个30立方米的热媒储罐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罐体5钢板焊接的立式圆柱形罐,罐体5高度7米,直径2.4米。通气口1焊接在罐顶2的中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成液位计12、人孔13、内梯14、外梯15和排污口10,不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卫生环保筷子
- 下一篇:国旗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