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234.2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颜橙;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文会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原子 荧光 光谱仪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谱分析仪器,具体涉及用于物品痕量分析领域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谱法因为其选择性好,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痕量分析领域中。从第一台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诞生到如今琳琅满目的原子荧光光谱仪产品市场,为使仪器在其特点和功能上有更大的改善和进步,原子荧光的研究者们开展了很多创新研究。如为消除透射光源辐射光与杂散光的影响,一种减少杂散光的装置被应用到仪器中;为了消除光源漂移问题,一种直接接收光源信号的扣除光源漂移和脉动的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灯漂问题;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原子化方法及装置也即将被应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中。
目前原子荧光发展的趋势是仪器各项指标的提升,仪器稳定性的提高及使用方便快捷等方面。检出限是原子荧光仪器的重要指标,当仪器的光源与原子化器一定的时候,检出限就与原子荧光接收的立体角有着很大的关系。增大原子荧光接收立体角可以提高原子荧光的灵敏度,而灵敏度的提高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样品检出限。根据原子荧光发射原理,样品在原子化器中产生变化,受激发的原子在去活化的过程中产生荧光,荧光发射方向是向四周发散的,因此在有效范围内增大荧光接收的角度是有利的。
目前大多数原子荧光产品均采用单透镜小口径的荧光接收方式,荧光接收立体角受透镜有效口径的限制,因此探测原子荧光的灵敏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探测原子荧光信号的灵敏度高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接收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接收装置,光源、原子化器、用于接收原子化器发出原子荧光信号的接收光路组、日盲增倍管,所述接收光路组包括单透光路组和透反光路组。
其中,所述单透光路组由一个单透镜组成,透反光路组由一个单透镜和一个平面反射镜组成。两组光路的单透镜分布于以原子化器为圆心的同心等径的圆上。
其中,单透光路组的光轴与光源-原子化器光路的光轴夹角为90度;透反光路组的光轴与单透光路组的光轴的夹角为锐角。
其中,所述日盲增倍管为横向放置。
(三)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容易,探测原子荧光信号的灵敏度高,能为物品的痕量分析提供可靠的保证,为高品质光谱分析仪器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技术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源,2、原子化器,3、透镜I,4、透镜II,5、平面反射镜,6、日盲倍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原子荧光光谱仪接收装置由光源1、原子化器2、透镜I3、透镜II4、平面反射镜5、日盲倍增管6组成,其中,原子化器2射出的原子荧光信号的接收光路由两路组成,一路通过透镜I3会聚直接接收,另一路由透镜II4和平面反射镜5组成,两路接收透镜分布于以原子化器为圆心的同心等径的圆上,且两路光轴保持一定夹角。采用这种多接收光路的方式是为了增加对原子荧光信号接收的立体角,可以提高原子荧光的灵敏度。为了充分利用接收器件日盲倍增管6的接收面积,将该日盲倍增管6横置,增大了的接收口径,两光路在日盲倍增管6接收面上的像点位置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子荧光接收装置的作用是接收由原子化器2发射出来的待测物的原子荧光信号。因为原子荧光是由原子化器2中心产生向四周发射,采用同心双透镜位置接收,两路光线并不能会聚到同一点被同一倍增管接收,所以其中一路经过平面反射镜5反射后进入接收器日盲倍增管6内。
本实用新型接收光路的弧矢面与光源光学系统的弧矢面重合,在与光源1光轴垂直的方向上设置透镜I3接收光路,在该路中原子荧光通过透镜会聚后直接由日盲倍增管6接收。透反接收光路的光轴与单透接收光路的光轴成一定角度,该角度以锐角为易,且在保证机械结构稳定可靠的情况下选用较小的夹角,目的是缩短光程。
由于两接收原子荧光信号的光路最终用同一个接收器日盲倍增管6接收,为了充分利用日盲倍增管6的接收面积,将日盲倍增管6横置放置(与地面平行)。因为日盲倍增管6的接收面是一个平面,两接收光路在其上的成像不能完全重合,为了减小两像斑在日盲倍增管6接收面上的差距,日盲倍增管6接收面的法线与两接收光路中心线夹角的对角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普析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缸盖气门弹簧检测机
- 下一篇:用于消磁器上的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