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90171.0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丰收;宋生印;高霞;冯耀荣;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7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疲劳 试验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管(又称,连续油管)技术现已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的一个热点,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种作业,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连续管在作业过程中要承受反复的弯曲变形。作业过程从连续管从滚筒上展开开始,经导向架、注入头下入油井,再从油井经过注入头、导向架缠绕到滚筒上。一次作业中,连续管要经历6次弯曲变形。每次弯曲变形管壁上的最大应变都在2%~3%,管子的变形进入塑性阶段。连续管在这样的工况下主要以低周疲劳的形式发生失效。
近年来,随着连续管用途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管径不断增大,以及所受载荷的提高,连续管的低周疲劳问题愈发显得至关重要。连续管的低周疲劳性能是影响连续管应用的关键因素。由此导致的低周疲劳是制约连续管发展的主要失效方式。连续管的疲劳弯曲疲劳评价对连续管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有的连续管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作业过程连续管的工况进行疲劳试验。这种方法需要购置或者制备专门的试验机组,成本高,不便于普及连续管的疲劳试验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作业过程连续管的工况进行疲劳试验的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应用于连续管生产公司检测与评价,预测新连续管在作业中的低周疲劳,评价连续管的可靠性,指导连续管在油气田现场安全可靠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是由样品夹持组件,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试验机底座,立柱,横梁,上夹头,下夹头构成;两根立柱底端固定试验机底座上,横梁滑动配合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端,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由圆弧形模板和滑动绞支构成,由一根横杆连接两根滑动绞支底端,圆弧形模板固定在滑动绞支上,上夹头上端固定在横梁正中,下端与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的上端连接,样品夹持组件由一根横杆连接两根固定绞支底端构成,横杆中段与下夹头连接,下夹头固定在试验机底座上,试验管穿过固定绞支上端的固定孔和滑动绞支底端的固定孔被固定在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上。
连续管试样两端由固定绞支和滑动绞支支撑,中部和弯曲和矫直模板接触。弯曲和矫直模板设定上试样变形的形状。它由试验机夹具夹持,并在试验机夹具的驱动下,按照预设的程序给连续管试样加载。从而实现连续管的疲劳试验。
本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简单;
2.不需要购置专门的试验机系统;
3.成本低;
4.自动化程度高;
5.可靠性高、控制精确;
6.易于操作和维护;
7.能实现连续管的疲劳实验。
应用于连续管生产公司的检测与评价,能够预测新连续管在作业中的低周疲劳,评价连续管的可靠性,指导连续管在油气田现场安全可靠作业。
附图说明
图1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绞支 2、试验管 3、立柱 4、圆弧形模板 5、横梁 6、上夹头 7、立柱 8、滑动绞支 9、固定绞支 10、横杆 11、下夹头 12、试验机底座 13、横杆 14、滑动绞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是由样品夹持组件,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试验机底座,立柱,横梁,上夹头,下夹头构成;两根立柱3、7底端固定试验机底座12上,横梁5滑动配合固定在两根立柱3、7上端,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由圆弧形模板4和滑动绞支8、14构成,由横杆13连接两根滑动绞支8、14底端,圆弧形模板4固定在滑动绞支上,上夹头6上端固定在横梁5正中,下端与连续管弯曲和矫直模板组件的上端连接,样品夹持组件由横杆10连接两根固定绞支1、9底端构成,横杆10中段与下夹头11连接,下夹头11固定在试验机底座12上,试验管2穿过固定绞支1、9上端的固定孔和滑动绞支8、14底端的固定孔被固定在连续管疲劳试验夹持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主动阵列装置
- 下一篇:数字式压缩机专用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