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0167.4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邢丹英;黄飞跃;杨伟明;金明珠;张华;雷昌云;汪婷;高剑华;许少华;郭丹丹;张洋;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9/02;A01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熊成香 |
地址: | 434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属农业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硒矿粉为硒源生产的农作物肥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大田的农作物生产。由于其硒源以迟效、缓效性硒为主,使用时主要是用作基肥或底肥,使之能够较长时间地为作物所吸收利用。若将此肥料应用于容器等设施栽培中,也能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但在现有的设施栽培应用中,主要是用硬质塑料或陶器作为栽培容器。硬质塑料的成本很高,陶器的钵体只能使用其上口部份的面积,应用面积有限,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硒肥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使之能进行立体栽培,充分发挥硒肥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在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中,设置有输水管(1)、支撑圈(2)、筒体(4)、基座(5)。支撑圈(2)由竹条或铁条等材料制成,筒体(4)采用塑料膜或尼龙编织袋材料,筒体(4)的上沿套在支撑圈(2)上,形成开口向上的圆柱体,将圆柱体安放在基座(5)上。输水管(1)采用直径4cm~6cm的塑料管,将其底部扎紧密封,从上到下在输水管(1)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6),将输水管(1)垂直安放在圆柱体中间。沿筒体(4)的外围四周开有若干个植穴孔(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膜或尼龙编织袋作为筒体材料,经济实用,沿筒体的外围四周开有若干个植穴孔,使之能进行立体栽培,能充分发挥硒肥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立体富硒栽培装置的输水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输水管、2.支撑圈、3.植穴孔、4.筒体、5.基座、6.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输水管(1)、支撑圈(2)、筒体(4)、基座(5)等组成。支撑圈(2)由竹条或铁条等材料制成,筒体(4)采用塑料膜或尼龙编织袋材料,其下端缝合,其上沿套在支撑圈(2)上,形成开口向上的圆柱体,用粉碎过筛的煤灰和细壤土按2∶1的比例配合,同时兑入3%的富硒矿粉或者1.5%的富硒复混肥,另兑入1%的三素复合肥、0.5%的尿素制成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圆柱体内,将圆柱体安放在基座(5)上。输水管(1)采用直径4cm~6cm的塑料管,将其底部扎紧密封,从上到下在输水管(1)上开有若干个渗水孔(6),将输水管(1)垂直安放在圆柱体中间。沿筒体(4)的外围四周开有若干个植穴孔(3),将欲种植的植物种子安放在植穴孔内。基座(5)可采用两片光面相对的磁砖构成,当圆柱体安放在基座(5)上并置于阳台等单边光照条件的位置时,可以通过适当转动圆柱体,使其上的植物受光照均匀,从而均衡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90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充分释放药性的中药壶
- 下一篇:LED灯内铝管气流提速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