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8744.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银;杨红兵;苑骏;肖战龙;周委;王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7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机接线端子,属于电机接线端子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是通过接线端子接电,接线端子固定在电机线框上,电机绕组的漆包线接线端焊接在接线端子上,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存在下述问题:绕组的漆包线在焊接接线端子上时,焊枪的高温易使焊点附近的漆包线漆皮熔烧、起皮直至破坏,使漆包线内电线裸露,容易氧化腐蚀导致断线;如果采用机械方法磨去漆皮后再进行连接,在漆包线线径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在加工过程切伤或磨扁线体,导致电线使用寿命缩短或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电机绕组与接线端子连接质量的电机接线端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接线端子,包括电源插片、插片底部面设有用于将接线端子固定在电机线框上的压接固定结构,其中上述插片侧面设有可缠绕漆包线并在两侧边内压时能刺破漆皮使漆包线体与接线端子导通的连接结构。
上述插片、连接结构及压接固定结构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后再固定在一起。
上述连接结构为∪形结构,中部设有若干平行的并向两边稍错开的在向内压紧时棱边能够刺破漆包线漆皮的凹槽。
上述连接结构向内压紧后外侧套装有热缩套管。
上述热缩套管外层涂有硅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插片侧面设有可缠绕漆包线并在两侧边内压时能刺破漆皮使漆包线体与接线端子导通的连接结构,电机绕组与接线端子连接时无须焊接等高温作业,也不需要用机械方法磨去漆包线漆皮,因此,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电机绕组与接线端子的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组漆包线接线端缠绕在接线端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两侧边内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B-B剖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向内压紧后外侧套装有热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5、6所示,包括电源插片1、插片1底部面设有用于将接线端子固定在电机线框上的压接固定结构3,插片1侧面设有可缠绕漆包线4并在两侧边内压时能刺破漆皮使漆包线体与接线端子导通的连接结构2。
上述插片1、连接结构2及压接固定结构3一体做出,或分开做出后再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插片1、连接结构2及压接固定结构3一体冲压做出。
上述连接结构2为∪形结构,中部设有若干平行的并向两边稍错开的在向内压紧时棱边能够刺破漆包线漆皮的凹槽21。
上述连接结构2向内压紧后外侧套装有热缩套管8。
如图7所示,上述热缩套管8外层涂有硅胶9。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接线端子压接在电机线框上,绕组的漆包线4缠绕在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2中部位置上,连接结构两侧边内压时,其中部设有的若干平行凹槽21的棱边能够刺破漆包线漆皮使漆包线体与接线端子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7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