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隔热屋面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004.2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书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0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隔热 屋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屋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隔热的屋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和建筑业的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屋面防水隔热结构如空心预制板加防水沥青卷材防水层已不能满足防水隔热的要求。目前在广大南方地区,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所采用的防水隔热屋面的常规结构为:在屋面的结构层上依次铺设;水泥陶泥找坡层,15mm厚、1∶3水泥砂浆收面层,4mm厚的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40mm厚挤塑板隔热层,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和40mm厚细石混凝土刚性层,此种结构能起到一定的防水隔热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施工的工序多、周期长、整体质量重,造价高,保温隔热效果不佳,且水泥陶泥层找坡施工不便,水泥陶泥为颗粒状,上表面必须用水泥砂浆收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防水隔热效果好的防水隔热屋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隔热屋面,包括屋面结构层,在屋面结构层的上方依次铺设的防水层、保护层和刚性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面结构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设置保温隔热层。
上述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可为斜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可设置伸缩缝。
上述保温隔热层的上表面的所述伸缩缝可为纵向、横向设置;所述伸缩缝的宽度、深度及间隔的距离可根椐所述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表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上述保温隔热层可为轻质复合混凝土层。
上述防水层可为常规的SBS改性沥青卷材层;所述保护层可为常规的水泥砂浆层;所述刚性层可为常规的细石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隔热屋面取消了现有屋面结构中的水泥陶泥找坡层,在找坡层上的15mm厚、1∶3水泥砂浆的收面层,以及40mm厚挤塑板的隔热层,在挤塑板上的20mm厚、1∶3水泥砂浆的保护层;而所采用的保温隔热层,可采用常规的由维尼伦水泥增强纤维、粉煤灰、水泥、砂和水在现场搅拌、关模浇灌而成的轻质复合混凝土层,该轻质复合混凝土具有自重轻、找坡施工简单、抗震性强、防火、使用寿命长、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并能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隔热屋面结构简单、重量轻、施工方便,防水隔热效果好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保温隔热层上表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防水隔热屋面,包括屋面结构层1,在屋面结构层1的上方依次铺设的防水层3、保护层4和刚性层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面结构层1和所述防水层3之间设置保温隔热层2。
所述保温隔热层2的上表面为斜平面,并在该平面上设置伸缩缝2-1,所述伸缩缝2-1为纵向、横向设置。
所述保温隔热层2为轻质复合混凝土层,该轻质复合混凝土层为常规的维尼伦水泥增强纤维、粉煤灰、水泥、砂和水在现场搅拌、找坡关模浇灌而成。
所述防水层3为4mm厚的SBS改性沥青卷材层;所述保护层4为20mm厚、1∶3的水泥砂浆层;所述刚性层5为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书,未经张晓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云台的视频编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滩涂弧边招潮蟹行为研究观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