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孔变形检测定位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595.1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俞佳 |
地址: | 537005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变形 检测 定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气缸孔变形检测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专门用于检测发动机气缸孔变形量的测量仪器基本都是从国外采购的。这些仪器的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气缸孔的轮廓进行测量,评价发动机的缸孔在静态及上紧螺栓力矩后变形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气缸孔变形量测量仪器主要通过一个探头伸入气缸孔内转动测量气缸孔的轮廓,该仪器属高精密仪器,测量精度达到0.001毫米,因此该探头必须精确定位,才能测出准确的气缸孔轮廓。国外通用的做法是把探头部分悬挂在气缸孔上方,通过不断调整及标定使探头中心线刚好与气缸孔的中心线同轴,然后再把探头伸入气缸孔中测量。这种方法优点是比较精确,能很好的测量整个缸孔的轮廓,但缺点是非常费时,往往定位及测量一个缸孔就需要大半天,完成一台六缸机的气缸孔轮廓测量至少需要三天,不顺利的甚至需要一个星期,非常不利于企业对测量工作又快又好完成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定位好测量探头并保证高质量测量质量的气缸孔变形检测定位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一部分的外形为圆柱形对称地切除两侧后的长条体,在该长条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形延伸体,所述工装本体的中心为贯通的空心圆柱。
所述的圆柱形延伸体与所测量的缸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圆柱形延伸体的中心线与空心圆柱的中心线同轴。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孔变形检测定位工装,其外形为圆柱切除两侧后的长条体,以便能方便的放入机体两个主轴承盖之间的狭长空间测量气缸孔轮廓。其前部为圆柱型,该圆柱与气缸孔是间隙配合,可方便的插入气缸孔底部。由于工装头部圆柱与气缸孔间隙选择比较合理,因此该工装头部圆柱插入气缸孔后,基本不能移动从而实现定位,并且头部圆柱及缸孔中心线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同轴。该定位工装的中部挖空成空心圆柱,空心圆柱中心与头部圆柱的中心同轴,因此探头固定在圆柱内并调整探头中心与空心圆柱中心同轴后,探头中心就与头部圆柱中心同轴。由于探头为了标定方便,有一个精确的能向四周张开定位的可调整定位爪,因此把探头伸入工装中心孔,张开探头的定位爪,探头固定好后,其中心线就与定位工装头部圆柱的中心线同轴。
测量时,先把探头固定在定位工装空心圆柱上,然后把工装头部圆柱插入气缸孔底部,由于探头和定位工装头部圆柱是保证同轴的,定位工装头部圆柱与缸孔是保证同轴的,因此探头插入气缸孔后,探头中心线就自动和气缸孔中心线同轴,就能进行气缸孔轮廓的测量了。测量完一个气缸孔后,将定位工装取出,直接插入到下一个需要测量的气缸孔中,又可以进行下一个气缸孔轮廓的测量,无需再进行定位标定。
所述的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是通过头部圆柱与气缸孔内孔的间隙配合进行定位。间隙必须选择合理,使其既能起到定位作用,又不会在气缸孔受压变形时,影响气缸孔内部的轮廓的变形。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定位工装结构简单;
2、定位精度高,定位方便;
3、省时省工;
4、一种缸径的缸孔只需一个定位工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的侧视图。
图中:1-工装本体的长条体;2-圆柱形延伸体;3-空心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工装本体的一部分的外形为圆柱形对称地切除两侧后的长条体1,在该长条体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形延伸体2,工装本体的中心为贯通的空心圆柱3。圆柱形延伸体2与所测量的缸孔为间隙配合。圆柱形延伸体2的中心线与空心圆柱3的中心线同轴。
本实用新型气缸孔变形量检测定位工装,外形为圆柱切除两侧后长条体,以便能方便的放入机体两个主轴承盖之间的狭长空间测量气缸孔轮廓。其前部为圆柱型,该圆与气缸孔是间隙配合,可方便的插入气缸孔底部。
该定位工装的中部挖空成空心圆柱,圆柱中心与定位工装头部圆柱中心同轴,因此探头固定在空心圆柱内并调整探头中心与空心圆柱中心同轴后,探头中心就与定位工装头部的圆柱中心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钎焊方法
- 下一篇:消耗电极式气体保护电弧焊控制装置及焊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