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角焊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5302.6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成;赵海军;李张远;王超跃;张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44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角焊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称角焊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称角焊一般采用埋弧焊自动小车进行单面焊接,生产效率低,因为采用焊完一面角焊再焊另一面角焊,由于两面受热不均匀而导致工件变形大,所以焊接质量往往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适合于对角焊又能两面同时进行焊接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对称角焊用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2台焊机,其特点是2台焊机之间有1辆焊接台车,焊接台车的两侧各有一套升降系统和伸缩系统,升降系统垂直于地面安装,伸缩系统与地面30~60°角度安装在升降系统套筒的侧壁上,在伸缩系统伸缩柱的端部及端部下侧各装有一个支点导向轮,伸缩系统伸缩柱的下侧通过调节装置与焊枪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系统由升降套筒和升降立柱组成,升降套筒四面内壁各装有4个滚动轴承,并套装在升降立柱的外面,升降立柱垂直于地面安装;所述的伸缩系统由伸缩套筒和伸缩柱组成,伸缩套筒四面内壁各装有4个滚动轴承,并套装在伸缩柱的外面;所述的调节装置由2根齿条与2个齿轮构成,齿轮做旋转运动,齿条做位移运动,齿轮与调整手轮安装在同一轴上,旋转调整手轮便可使焊枪做上下和前后运动;所述的焊机采用逆变气保CO2/MAG焊机。
本实用新型对称角焊用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灵活;采用CO2气保焊的电弧穿透力强,焊丝的熔化率高,熔敷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采用两面同时焊,焊接变形小,焊缝质量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称角焊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对称角焊用的装置主要包括2台焊机13,本实用新型采用逆变气保CO2/MAG焊机。在2台焊机之间设有1辆焊接台车5。在焊接台车5的两侧各设有一套升降系统和伸缩系统。所述的升降系统由升降套筒2和升降立柱1组成,升降套筒四面内壁各装有4个滚动轴承。升降套筒2套装在升降立柱1的外面,通过滚动轴承配合,升降立柱1垂直于地面安装,在外力的作用下升降套2可以相对于升降立柱1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伸缩系统由伸缩套筒3和伸缩柱4组成。伸缩套筒四面内壁各装有4个滚动轴承,伸缩套筒3套装在伸缩柱4的外面,通过滚动轴承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伸缩柱4相对与伸缩套筒3可以做前后伸缩运动。伸缩系统与地面成30~60°角安装在升降系统套筒2的侧壁上,最好45°角。在伸缩系统伸缩柱4的前端部及端部下侧分别装有支点导向轮9和支点导向轮10。焊枪12通过一个调节装置连接在伸缩柱4的下方,可通过调节装置上的调整手轮7和8使其进行前后和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在伸缩套筒3上还安设有紧固手轮6,在焊接结束时可以旋紧紧固手轮6,使其顶紧伸缩柱4,以防止支点导向轮9和支点导向轮10在没有焊接部件顶紧的情况下,伸缩柱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伸缩套筒3中滑落出来。
本实用新型以焊接H型钢为例,如附图1所示。先将点焊对接好的焊接部件H型钢11安放在焊接台车5上,将伸缩柱4前部的两个支点导向轮9和10分别紧靠在H型钢11的腹板和下翼缘板上,再通过调整手轮7和8将焊枪头调整到焊接最佳位置,在启动焊机的同时启动焊接台车5,电磁调速电机便能使焊接台车5以最佳速度向前移动。在焊接过程中,支点导向轮10支撑在H型钢11的翼缘板上,在托起伸缩柱4的同时也托起了伸缩套筒3和升降套筒2,在升降套筒2和伸缩系统的重力下使支点导向轮10紧靠在翼缘板上;支点导向轮9支撑在H型钢11的腹板上,在伸缩柱4的重力作用下可以使导向轮9紧靠在腹板上,即使H型钢11的腹板与翼缘板表面有凹凸不平时,通过两个支点导向轮9和10的支撑及伸缩柱4和升降套筒2的重力作用,可使升降套筒2上下自动调整,伸缩柱4做伸出或缩回的动作,从而使焊枪和焊缝始终保持最佳的焊接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只需在每次焊接前对焊枪作一次调整,避免了在焊接过程中的二次调整。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焊接H型钢和T型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金属结构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金属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5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