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4481.1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6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邓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能可爱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压迫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止血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2756162Y公开了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它有一个带螺孔座的基座,螺孔座配合有螺杆,螺杆下端连接有压板,螺杆上端有螺旋手柄,基座的侧边连接有固定带。使用时将压板固定在伤口,扭动手柄和螺杆,螺杆下降联动压板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当旋转手柄使压板向下压住伤口时,由于受到反作用力,基座易被顶起,因固定带连接于基座的侧边,其连接处易产生弯折,压力无法完全传递至压板,压板受力不足,从而使止血器达不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压板的升降运动仅靠一根一体的螺杆来实现,而螺杆的长度是固定的,无法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螺杆的高度,有时会造成重心过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止血器容易晃动,不利于压板与动脉间的相对固定。另外,高出基座的螺杆和固定于螺杆上的旋转手柄,给病人的行动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传递更加合理可靠,手柄可拆卸,螺杆高度可调,从而能根据需要调节重心高度的动脉压迫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旋转手柄、压板、基板、固定带和螺杆,螺杆穿过基板的中心孔与基板固定,螺杆上端插接旋转手柄,下端连接压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带通过基板通孔连接;螺杆分为上、中、下三段,通过螺纹连接。
旋转手柄可以为六边形,并以内六角的方式嵌入上段螺杆的顶端。
固定带可以是中空一体式粘性医用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带通过基板通孔连接,提高了固定带加在基板上的压力,能更好地将力量通过基板传递至压板,使基板在加压的过程中,不产生大的抬升,能够贴紧腿部且不会晃动。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止血加压时,基板不能很好的紧贴腿部,造成重心提高,不稳定的问题;
螺杆分段相连,各段均可拆卸。根据病人胖瘦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螺杆段数,调节螺杆的高度,可有效的降低止血器的重心高度,提高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因螺杆高出基板给病人的行动造成不便。旋转手柄与螺杆插接,止血器固定后可自由地将旋转手柄从螺杆上除去,方便病人的日常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止血器重心不稳、易晃动,且止血器固定完毕后,止血器基板上螺杆高度过高,给病人的日常活动带来障碍的问题。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旋转手柄;2,3,4-螺杆;5--压板;6-基板;7-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动脉止血器,由旋转手柄1、压板5、基板6、固定带7和螺杆组成。螺杆分为螺杆2,3,4三段,各段间通过细螺纹连接,均可拆卸。螺杆穿过基板中心的螺孔与基板固定,螺杆2插接旋转手柄1,螺杆4连接压板5。旋转手柄1为六边形,并以内六角的方式嵌入螺杆2,可与螺杆分离。固定带7为中空的一体式粘性医用胶带。
如图2所示,螺杆3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当两个螺杆段的长度即可满足要求时,可将其中的一段螺杆(例如螺杆3)拆卸。旋转手柄1以内六角的方式插接螺杆,当止血器固定后即可将旋转手柄1从螺杆上除去。
如图3所示,基板6的宽度大于固定带7的宽度。固定带7穿过基板6上的多个通孔连为一体。
使用时,根据需要选用螺杆2,3,4或螺杆2,4,将各段螺杆旋紧,再把整段螺杆旋接至基板6的螺孔上与基板固定,将压板5对准止血口,固定带7绕腿部固定,旋转手柄1插接至螺杆2,旋转手柄,调节螺杆与基板的相对位置,使压板向下运动对动脉血管加压,达到止血的效果。止血器固定后,可将旋转手柄1从螺杆上除去。
本实用新型的动脉压迫止血器,大大提高了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方便于病人的日常活动。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能可爱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能可爱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4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多维结构树构成的目录管理海量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